林愁说,
“这酒可以啊,大嫂以后不做酱油了,做这种没有度数的发酵酒也能发财,绝对的,我第一批量进货。”
“就你小子嘴巴甜,嘁——来丫头,还不尝尝你这青梅竹马的手艺能入得了你法眼不。”
姜楠瘦削白皙的脸再次镀上红晕,
“不呢,先尝大嫂做的大雁,我还没吃过大雁呢,不知道比起我的鹅哪个味道更好?”
林愁夹起一块斑头雁肉,
“大雁也叫野鹅,两者肉质有相似的地方,不过大雁的飞禽味野味更重,更香,肉质紧实筋道。”
“你看这个颜色,烧出来之后大雁肉甚至比雁来蕈颜色还要重,基本就是暗黑色了,生时的大雁肉是暗红色,而鹅肉是鲜红色,天鹅肉的颜色介于两者之间。”
“要说更多的我就不知道了,还是吃了再说吧~”
一口下去,立刻就能感受到斑头雁肉质的内“劲”,由于常年飞行,注定了大雁的肉质感十足,根本不会柴。
这是很瘦、很弹的肉。
给人的感觉就是每一丝每一束肌肉中都有一道或者几道的筋头儿,咬下去的时候恨不得当场弹开你的牙齿,那底气老足了。
如果嘴里的大雁肉会说话的话,估计应该是这样婶的,
“莫挨老子!!”
油脂不会多,甘香的肉质满是一种自由的、野性的“野味”,绝对能满足任何人对于飞禽那句“宁食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的向往。
胡大嫂和姜楠的眼睛亮晶晶的,这是人类对美好事物的本能使然,美食会让人加倍快乐——比肥宅快乐水让人更快乐。
品味着斑头雁肉的浓香后,那深深隐匿在肉质中的菌菇奇鲜才开始“作怪”,雁来蕈的任何一滴汁水都没有浪费,全都与雁肉在最深层次完美的结合、酝酿、发酵出更加美妙的滋味。
这道菜用了一个“酱”字,但并不能将所有的一切都完美的形容出来。
还不够!
浓稠厚重乌沉沉的汤汁、雁肉、蕈子,好像整锅里只有辣椒才带上了一点鲜艳的色彩,除此之外,一片乌漆嘛黑毫不起眼。
看上去如此“严肃”如此“深沉”的东西,吃到嘴里嗅在鼻端才会发现,它的香气和味道都是轻盈的、悠长的,就像大雁南迁时挥动的翅膀以及身下飞逝的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