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姜超自己结合后世优质偶像必备因素研究出来的成果。
第一,现在以及未来优越的体育表现是必需的。
纵观所有接广告接到手软的体育明星,奥运奖牌或重大赛事冠军基本是标配。
如果没有,那一定是创造了历史与奇迹的。
如苏炳天虽未获奥运奖牌,却是世界田径史上首位百米跑进10秒的黄种人,首位晋级世界大赛百米决赛的亚洲选手,首位闯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
而按照姜超所的战略,就是去各大青训营或省队找有潜力的人。
第二,个人形象很重要。反面例子是伍兹最近的丑闻事件,直接打破伍兹此前的完美形象,当时各大品牌纷纷选择解约。
而苏炳天这种不仅运动表现优越,他还是大学副教授,发表不少学术性论文。同时拥有和睦的婚姻家庭,这样绝对的正面形象让观众对他的好感只增不减。
再好像现在的林丹,丹神的个人形象打造的接近无敌……当然,这种太完美的,毁灭也会很快,一张狗仔的图片就能毁掉他的家庭和钱途……
所以反而米国这边许多形象一般的球员代言照样火,一个是他们球技了得,另一个就是真实,球迷们觉得他和我们一样有七情六欲,穿上他的鞋,也能泡妹妹……
个人形象里还有个关键是个人美貌和自身性格,这个就不用多说了,王治郅要是有阿联的颜值,那他球迷最起码翻五倍。张国伟要是是阿联的性格,估计也没啥反差蠢萌了。
第三就是体育项目,项目的受欢迎程度、知名度、突出团体色彩还是个人色彩等等同样会造成影响。
这里丁世忠提醒了一下:
“跳水队尽量别碰,他们不让选手私下接代言。”
“嗯,ok。”
最近就是姜超自己的要求了:
“尽量选90后,选有一定的成绩保证的。”
对体育营销而言,挖掘更具潜力的年轻运动员将更有利于占据市场先机。
“姜超老板,你觉得他们真能跳出体育圈?”
“只要能打出成绩,就一定能。”
姜超并没多说,后世饭圈文化环境成型,中国体育运动员们不仅通过体育赛场的表现成功圈粉,也在娱乐等其他领域获得关注,影响力直接跳脱单一的体育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