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名额具体如何分配,现在可有想法?”萧嵩小心地问道。
李林甫也紧跟着说:“早日出了具体方案,臣才能明发天下,争取地方大族的支持啊。”
其实他们两人想的是,早点得知方案,就能早做准备,为家中争取更多名额。
李瑁一眼就看出了他们两人的想法,不徐不疾的说:“朕准备依据明年参加的考生数量来厘定名额。”
“凡家族中有四品官员以上者,或者家族中有人曾在大唐担任过二品官职以上者,皆可参与名额分配。”
“朕计划,明年科举考试分为两次。”
“第一次初选,寒门与高门各选出两千名士子。”
“第二次复试,再从寒门士子和高门士子中各录取一百五十人。这些人就已经算通过了考试,获得了进士出身,可以直接去做官了。”
“第三次考试,则为殿试,由朕来亲自厘定名次,选出状元,榜眼,探花。”
“各个家族的名额就从通过初选的高门士子来厘定。”
“比如说萧相的兰陵萧氏,有一百人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只有二十人通过,那朕给你们萧氏的名额就是二十个。”
萧嵩听到此处,立刻就发现了皇帝所言和他自己想的不一样。
他不顾李瑁兴致正高,出言打断道:“陛下,按照您的方案,兰陵萧氏就算是有这二十个名额也没多大的用处啊?”
“他们还是要选拔一次才有当官的资格,如果这样那对争取地方势力支持意义不大啊?”
萧嵩的意思是,如果皇帝按照这样的制度实行,兰陵萧氏就不会全力支持。
李瑁对此也没有生气,笑着继续说道,“萧相别急,朕只是说的明年的科举制度。”
“等天下平定之后,科举制度会和现在的完全不一样。”
“朕到时候会把考试分为五次。”
“分别是县试、府试、省试、会试、殿试共五次。”
“寒门士子只能从县里一步一步考到京城来,但是高门士子就可以直接参加会试。”
“寒门士子通过县试之后,可以获得秀才功名,能够见官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