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吧,朕打算把哥舒翰派遣到武关担任守将,同时安排张有福前去监军。”
在唐朝,皇帝派遣太监外出监军是常事。
群臣对此都已经习以为常,自然也不会跳出来反对。
只是他们对哥舒翰的能力还不了解。
殿内官员目光交换之后,最终还是由李林甫出言问道:“陛下,哥舒翰此人从未独自领兵,是否需要重新考虑一下人选?”
“不用,朕意已决!”李瑁见他要主动推荐领兵大将了,急忙阻止。
开玩笑,奸臣推荐的人,他怎么敢放心使用?
不过,李瑁突然想到,之前李光弼同样名声不显,群臣怎么没有阻止?
想到此处,他就开口问道:“李光弼之前也未独自领过兵,你们怎么知道他能行?”
萧嵩抢先出言,“回禀陛下,李光弼出自柳城李氏,虽然出身契丹,但他父亲李楷洛原为契丹部族首领,累官至朔方节度副使,并受封为蓟国公,以骁勇善战闻名,最终在攻打突厥时战死。”
“朕没想到李光弼还是忠臣猛将之后!”
李瑁顿时就明白了大臣们的意思。
那就是龙生龙、凤生凤,猛将的儿子就天生会打仗。
就和赵国那些士大夫认为赵括能打胜仗是一个意思。
这种想法从古至今都有,李瑁也无意去纠正他们的思想,继续指着地图说道,“另一个重要之地就是萧关。”
“朕准备让吕布亲自带南衙十六卫的禁军前往。”
萧关之外有河西节度使、陇右节度使、朔方节度使超过二十万大军。
就算是南衙十六卫倾巢而出,也只有十万人。
并且萧关还不像潼关那样地形十分险要易守难攻。
李瑁可以说是把一切都赌在了萧关。
如果萧关失守,关中地区将无险可守,超过二十万身经百战的大唐西军将长驱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