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玛在一张纸板上写下了“热水15、方便面30”之类的字样,放在了妈妈的帐篷门口,然后跟着林哲等人往前走去。
卓玛的母亲汉语很差,卓玛不在的时候,就需要靠这个纸板揽客、收钱。
这也是卓玛母女可以在这里讨口饭吃的原因,年老一辈的藏民没上过学,很难跟内地游客交流。
卓玛高兴的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小小的人儿扛起行李奔走如飞,直让同样小短腿儿的夏沫佩服不已。
八百米之后,林哲开始的今天第一次的身体矫正恢复,痉挛疼痛的样子顿时惊住了卓玛。
看到林溪在给弟弟按摩肌肉,卓玛的大眼睛中充满了怜悯和关切。
她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其实你们可以雇一匹马,我出面去雇的话不算贵,那些天竺过来的人都是骑马的........”
刚仁神山不仅仅是雪区的圣山,很多天竺那边的信徒也过来转山,只不过他们是逆时针转山,这会儿林哲等人还没碰到。
说起来好笑,也不知天竺人到底心诚不心诚,明明大老远的来了,却不是亲自徒步,而是骑马完成整个转山过程。
林哲拒绝了骑马的建议,他现在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也许很快,他就可以彻底抛弃轮椅了。
卓玛见到林哲拒绝,默默的对着刚仁神山的方向跪了下来,低声的念诵藏语,模糊不清的祈祷声在这方清澈的蓝天之下,显得无比虔诚。
接下来的转山过程,越来越轻松,这支转山小队伍中的气氛越来越好。
第一是因为卓玛这个小背夫起到了称职的作用。
林溪等人要陪着林哲,好半天都走不了几里路,卓玛中午的时候跑前跑后好几次,提前跑到前方的宿营点,烧水做饭,还扎好帐篷让林哲及早休息。
宿营点倒是有简易旅馆,但是林溪等人都不愿意住,卫生条件实在是太差了一点。
很多人都把帐篷扎在宿营点周围的空地上,可以保证安全,睡袋质量好的话,半夜的寒冷也不是不能忍受。
第二个原因,就是林哲的身体,正在以神奇的速度恢复。
以前的时候,他上个楼梯都要瘫痪半天,但是现在已经可以一口气走上几里地,痉挛颤抖也不过是几分钟,就可以再次恢复过来。
林溪和夏沫高兴的不得了,前者是因为看到了弟弟痊愈的希望。
而后者,是看到了柳慧语身上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