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朝廷是不可能满额配给那些藩王的子孙后代。
生一个最低最低每年都要给两百石粮食,最高的一年一万石,还有很多爵位是几千石的,开封府又是王爷遍地走,宗室多如狗,这怎么可能给得起。
那些地主就经常与藩王勾结,你们的税入配额反正用不完,不如给我们用,我们给你一点好处,这都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体系。
反倒是不少官员都在想尽办法限制他们,因为如果税收都给藩王,他们拿什么交给朝廷,这乌纱帽都会不保,况且他们自己还得捞一点。
经常性皇帝赏宗室一千亩,官员就划一百亩,甚至几十亩意思意思一下,至于他们的子孙,就直接不给。
如果不是太亲的亲王,皇帝也不会多问得,饿死就饿死。
当然,也有不少官员们跟他们一块勾结。
可见官场中的任何事都是非常复杂的,没有黑与白,也没有绝对的,非一言能够道尽。
然而,郭淡这插一脚进来,让一切都变得非常简单,官员就直接放任不管,那些地主赶紧将土地的税入都划到那些宗室名下。
太祖是如愿以偿,他们朱家的子孙后代活得都是非常滋润,不该就是明末让人给一锅煮了,不过白璧微瑕,也无所谓啦。
郭淡点点头道:“是得跟那些藩王谈谈。”
徐姑姑问道:“你有跟陛下谈过这个问题吗?”
“稍微提起过。”
郭淡叹道:“但陛下只是允许我去找他们谈。不瞒你说,其实我也不太敢说什么,因为根据我朝制度,你就不知道哪个藩王将来可能会成为...你懂得,万一中了奖,那绝对全家死光光。”
明朝很多皇帝都是从藩王上位的。
徐姑姑稍稍点头,道:“若无陛下旨意,你怎么可能从他们手中将土地拿回来。”
郭淡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徐姑姑莞尔一笑,道:“祝你马到功成。”
“多谢!”
郭淡站起身来。
徐姑姑问道:“你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