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道可道

作者:萧玄武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钟、金二位御医听到他们这些对话,却是颇为惊讶。

大唐医道,从不分家。十个医生里面会有八个研究道家养生之术,另有两个,本就是名符其实的道士。

钟、金二位御医算是当世名医,他们对道家的炼气养生之术向来颇有研究。前段时间皇帝御请张果老驾临东都,天下皆知。后来张果老在集仙殿陪同皇帝炼气多时,皇帝对他敬若仙人并想拜他为师,这些事情,宫中也是人人皆知。

现在张果老走了,便也没人再指导皇帝炼气。皇帝为此多有忧烦之意,钟、金二位御医也是知道的。

现在平白的冒出了一位,张果老的徒弟。

并且这人,还就是身负重伤昏迷不醒,并且时常会念叨几句炼气口诀的萧珪……这些事情,怎么感觉这么玄乎呢?

钟金二位御医心有灵犀的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的点了一下头。

他们觉得,这件事情有必要向皇帝陛下,禀报一声。

当天下午,钟御医就以进宫取药为由离开了帅灵韵家,来到了皇宫,求见圣人。

李隆基听钟御医把他的见闻一说,当即有些惊讶,“萧珪,竟然成了张果老的嫡传弟子?”

“陛下,臣亲眼所见。”钟御医说道,“那份箓牒上面不仅有道观和州府的明令签署,还有张果老本人的签字与私印,千真万确,错不了。虽然俗家姓名的那一栏是空缺的,但是从籍贯、出身与年齿、相貌这些来判断,箓牒就是萧珪本人的。并且据他的仆人孙山所言,张果老在去往轩辕里小住的时候,还曾经带着萧珪修行过一段时间。如此,便也有了师徒之实,更加确凿无疑了。”

李隆基若有所思的沉默了片刻,说道:“刚刚你说,萧珪在昏迷之中时常念叨一些炼气的口诀,这又是怎么回事?”

钟御医答道:“陛下,此事确实奇特。臣虽不才,也对道家的炼气之术小有研究。炼气,其实就是调整呼吸、指引气血的强身健体之术。萧珪所念的口诀,就是此类。但奇特之处就在于,一般人炼气,都是选了吉辰良时与合适的地点,屏弃一切杂念,全神贯注的用心修炼。那萧珪神志不清全在昏迷之中,却仿佛一直都在炼气。不光表面如此,他内里的气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李隆基兴趣大起,连忙问道:“有何变化?”

钟御医连忙道:“按一般常人来讲,倘若受了刀剑之伤外加失血颇多,须得缝得伤口之处辅以良药,调养数十日方可痊愈。那萧珪坠马所受之伤,就已经足以致命。然而他又身受十几处刀剑外伤,身上的血恐怕都已失了一半去。后来他又严重溺水,换作是一般人,早就死过好几趟了。但是萧珪,始终都有一口气吊着。他的外表虽然损伤严重,但五脏六腑居然丝毫无恙。仿佛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在护佑于他。”

李隆基眨了眨眼睛,“这么说,萧珪体格异于常人?”

“陛下,确实如此。”钟御医说道,“这些日子以来,萧珪的康复速度简直惊人。臣今日给他清洗伤口,发现他身上的刀剑之伤,居然已在愈合结痂。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于昏睡之中发出一声大喝,中气十足宛如洪钟,把我的药僮儿都吓坏了。臣后来给他把脉,发现他的脉搏较之昨日,又添了许多绵绵生气。臣行医多年,还从来没有见过体格如此强健之人。臣思来想去,必然是萧珪修炼的那一套炼气之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李隆基有些兴奋起来,说道:“你在他身边听到的那些炼气口诀,可还记得?”

钟御医面露难色,说道:“陛下,他冷不丁的就冒出一两句,口齿又有一些模糊不清。臣倒是听到了几回,但真没记下几句。”

李隆基立刻从自己的御案上拿起一枝笔,说道:“把你能记住的,全都写下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