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宜公主弱弱的,小声的道:“阿爷,为什么呀?”
“不为什么,就是不能!”李隆基说得斩钉截铁。
咸宜公主低下头,轻轻的“噢”了一声。
李隆基看到她这副样子,似乎又有点不忍,于是柔和了语气,说道:“咸宜,当年你皇姑年少之时,正处于朝堂动荡、风云变幻之时。我与你皇姑的亲生母亲都被处死了,并且尸骨无存,找都找不到。在那样的情况下,你皇姑出家为道,主要是为了脱离于朝堂纷外之外,那是寻求自保的无奈之举。”
咸宜公主扑闪着眼睛,“原来如此……”
“没错。”李隆基说道,“但是后来她渐渐的习惯了做道士,朕也就由得她了。尽管如此,她现在也仍是大唐的玉真公主,仍是住在公主府里。名为出家,实际上她也并未真正出家。”
咸宜公主连忙道:“那孩儿也学皇姑,名为出家,并不真正出家。”
“你!……”李隆基有点恼火,但马上又忍住降下了声调,说道:“这有什么好学的?”
咸宜公主低下头,“孩儿喜欢嘛……”
李隆基寻思了片刻,说道:“你喜欢的并不是修道,也不是出家。而是自由,对么?”
咸宜公主立刻瞪大了眼睛,把头点得像小鸡啄米一般,并且说道:“知孩儿者,阿爷是也!”
“你这孩子……”李隆基哭笑不得,“简直胡闹!”
咸宜公主一副冤屈的表情,“孩儿哪里胡闹嘛?道教是我李唐的国教,孩儿身为李唐的公主,去做个道士,多好的事情呀!”
“一点都不好!”李隆基大声道,“你想学你皇姑,到了三十多岁还不嫁人,当个老姑娘吗?——门都没有!”
咸宜公主撇起了嘴来,“阿爷,我不要嫁人!我要当道姑!我要自由!”
李隆基十分严肃的板起脸,弯下腰来,居高临下的瞪着她的宝贝女儿,牙缝里蹦出两个字来。
“不,准!”
此时,伊阳县。
奴奴双手托腮的坐在屋檐下,怔怔的看着院子门口。
旁边另有几个小孩子凑在一起堆砂子,玩泥巴,不时的叫奴奴过来一起玩。但是,奴奴并不搭理她们。
那几块奴奴用来教她们识字的小黑板,也扔到角落里积了一些灰尘,好几日未曾用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