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珪已经不难判定,索要秃驴、帮助曹坤,可能全都是幌子。心思曲折的寿王李瑁,他的真实用意,或许还没有表达出来!
于是萧珪决定,再与寿王李瑁推几下太极,把他的真实用意打探出来。
他说道:“殿下,我记得我方才说过,我已经在高公公那里交过了令。与谢黑犲相关的事情,我都已经无法再插手。尤其,秃驴是被关押在金吾卫的军营之中。大唐军律严苛、法令森严。想要从军营里捞一个人出来,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啊!”
寿王李瑁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因为他听出来了,萧珪是在跟他讨价还价。
把事情描述得越加困难,索要的价码自然也就越高。这样的游戏规则,寿王李瑁还不到十岁,就已经了然如胸了!
他对萧珪说道:“萧先生,我也从一开始就说了,小王绝对没有找错人。如果京城还有一个人能把秃驴捞出来,那个人,一定就是重阳阁的萧先生。”
萧珪笑了,“殿下,太看得起萧某了。”
寿王李瑁不急不忙的拿起茶壶,给萧珪的茶杯里添了一点茶水,然后慢条斯礼的说道:“金吾校尉王难得,随萧先生出征巩县,是为先生下属。回京之后,王难得又是奉了先生之命,暂时负责拘押秃驴。先生去找他要人,这不就是物归原主,恰如其分吗?”
萧珪静静的听着,密切关注他的下文。
寿王李瑁继续道:“至于军律严苛、法令森严,这些对萧先生来说就更加不是什么困难之事了。王难得是王忠嗣将军的属下。王忠嗣将军,不正是萧先生的至交好友么?这点小忙,王忠嗣将军肯定会赏萧先生的脸,乐意相帮吧?”
萧珪微然一笑,用暧昧与贪婪的眼神看了看寿王李瑁,仿佛是在说:那么,我究竟能够得到什么好处呢?
寿王李瑁显然是捕获到了萧珪的重要暗示,他轻拍了一下手掌,宛如闲话家常的说道:“话说回来,小王的府上,正缺一个亲王友。”
萧珪顿时心中一凛,好一个“亲王友”!
这是一个大唐官职的名称,专门在亲王的王府上任职。如果是在寿王府,那么这个官职的名称就会变为“寿王友”。
亲王友是一个从五品下的官职。它已经突破了大多数大唐官员一生的仕途瓶颈,达到了五品通贵的阶层。另外,亲王友还是一个颇为尊贵的内流官官职,向来都是封授给皇亲国戚与贵族子弟。比如武惠妃的一些家族子侄,就是在各个亲王府,担任类似的官职。
虽然亲王友这一类官职,没有什么实权,但胜在级别够高,往后接触的人也都是皇亲国戚与达官显贵之流,能为将来的升迁打下极其坚实的人脉基础。所以,这一类官职向来就是天下仕人眼中,最好的一块政治跳板。
如果起步就是五品亲王友,那这个基础跳板也就架得不是一般的高了。很多寒窗十年、登科入仕的大唐官员,苦苦奋斗一辈子,也很难达到这样的高度!
眼下的情况十分明了,萧珪只需用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犯秃驴,就能换来寿王李瑁许诺的“五品亲王友”。这笔交易,就如同是拿自家院子里的泥土,去换别人手中的黄金,实在是划算得不能再划算了。
这时,寿王李瑁用他轻松自在的语气,再又补充了几句,“小王知道萧先生不缺钱,根本就看不上五品官的那一点俸禄。但是亲王友的好处就在于,品衔优越身份尊贵,闲散无事逍遥自在。萧先生仍旧可以维持现在的生活方式,不受任何的约束,只是增加了一个尊贵的头衔而已。”
萧珪笑了。
他不得不承认,亲王友这个官职,很有诱惑力;寿王李瑁的话,也很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