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自由......
基本上除非报社有特别指派的新闻采访任务,不然你到报社打个卡之后就能收拾好东西背上工作包外出寻找新闻去了。
当然一般只有新入行的记者才会靠双腿像是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逛四下寻找有价值的新闻,真正的老记者都是靠“爆料人”给出爆料后,才有的放矢地去挖掘新闻。
“时间的话......就定在下午三四点这样可以吗?地方我倒是没什么想法,要是记者先生你不介意的话就在我家采访呗,或者你有更好的建议也没问题。”
别看周游属于半个魔都本地人,真让他找一个适合采访的地方脑子里面能想到的第一个地方便是曾经去过的图书馆。
自己毕竟是文学创作者,如果采访时背景是图书馆的话,应该多少也能衬托出一点的书卷气质,是不是心理作用就见仁见智了。
可惜跟图书馆非亲非故的,人家也未必愿意借个地方用来采访。
思前想后也没更好的地方了,干脆就别浪费脑细胞在这种无用的问题上面了,干脆直接一点就定在自己家里好了。
反正现在租的这里也没什么不见得人的,环顾四周一目了然。
“没问题,就按你说的办。我的也是我的手机号码,我报给你记一下,157******65。”
“行,记下来了!”
记者虽然有点诧异于对方记手机号码的速度,不过如果恰好手边有方便记录的东西存在也不是没可能的,例如最简单传统的纸笔,例如刚好就在电脑旁一边报一边按键盘等......
接下来两人就明天个人采访又简单交流了一些问题。
比如说周游对于明天提问的问题有没有什么忌讳,还有个人采访时候会有的简单流程。
开场的简单自我介绍,采访结尾的话如果有想说的话还能夹带一句“私活”,他要是拉的下脸完全可以顺势宣传一下自己的小说,一举两得。
......
第二天早起晨跑。
周游在结束晨跑之后没有按照以往习惯直接朝着自己熟悉的早餐店而去,反倒是刻意饶了一个大圈跑到了距离家最近地铁口的报亭。
没办法,现如今还能买到纸质报纸的地方仅剩下报亭与各大书店这两处地方,再不然就是各单位与个人包月长期订购的形式。
“老板,今天的新华时报来了吗?给我来一份。”
“两块。”老板略带惊讶地打量了周游一眼,没想到这年头还有年轻人来购买报纸,然后机械化地从自己面前一众报纸之前挑选出一份崭新的新华时报稍微往前一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