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闻听在梦坡斋等着,心头就有几分了然,看向贾政,笑道:“政儿,你赶紧去罢。”
贾政应了一声,起身离了荣庆堂,去见贾珩。
见贾政离去,凤姐笑了笑道:“老祖宗,我就说吧,老爷的事儿,珩兄弟他比谁都上心着呢。”
“珩哥儿他从来是个心头有数的。”贾母点了点头道:“咱们不去管这些,先去东府,珩哥儿媳妇儿想来也等急了。”
王夫人脸色微动,攥了攥佛珠,却有些好奇老爷和那位珩大爷在梦坡斋说着什么。
黛玉挽起探春的手,少女凝霜皓腕上分明有着一串儿水晶项链,映衬的香肌玉肤,纤若柔荑。
湘云见状,苹果脸笑容灿若晚霞,道:“宝姐姐。”
说着,也去挽宝钗的手。
宝钗收回神思,轻柔一笑,唤道:“云妹妹。”
两人小手都有些微胖,相较而言,湘云结实,宝钗绵软。
众人说说笑笑着,前往宁国府。
不提贾母一行,却说梦坡斋,小书房
贾珩低头品茗等待着贾政,不多会儿,外间小厮道:“珩大爷,老爷过来了。”
随着贾赦父子的流放,府中下人不知何时起,皆称贾政为老爷,而非二老爷。
没有贾赦的荣国府,似也渐渐恢复往日的平静。
说话的工夫,贾政举步进入厅中,儒雅面容上见着一丝笑意,唤道:“子钰。”
贾珩起身相迎,说道:“寻老爷说些事。”
二人重又落座。
贾珩道:“老爷稍安勿躁,晚上我约了韩相之子韩珲,顺便提一提此事,这几天应会有消息。”
“子钰,你操持此事就行,我倒是不急。”贾政点了点头,转而感慨道:“如今吏部主持京察以及工部部推,也不知部里两位堂官,要引起多大一场风波。”
自顾自说着,问道:“子钰,如今我观齐人、浙人争执日烈,只怕工部两位堂官人选更是火上浇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