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氏挺会说话,语气更是轻轻柔柔,不停恭维着贾母。
王夫人笑着接过话头儿,笑道:「宝玉他学去了,这不是,这几天京兆府快到了进学。」
甘氏证了下,笑着说道:「进学票试,那可真是了不得了,说来,我们家那个宝玉倒是成天不爱读书的,常在后院跟着姊妹打闹,弟妹是怎么教着宝玉的?」
因为甄应嘉年纪比贾政大一最些,甘氏称着弟妹,已婚妇女凑在起,大抵就谈着孩子。
「也是宝玉他老子盯的紧一最些,宝玉有时候也顽劣、淘气一最些。」王夫人笑了笑,轻声说道。
心头却闪过一最念,她还能怎么教?
家里出了个族长,还有一最个对族长奉若神明的丈夫,儿子想不去上学都不行。随着贾政在通政司升任了右通政,对宝玉的功课督导更为严格。
情知荣国府内的宝玉怎么回事儿的甄睛,岔开话题,艳丽生辉的瓜子脸上,见着盈盈笑意,笑道:「婶子,说来咱们两家,两个宝玉,也真是合该是亲戚的缘分。」
凤姐也笑着说了一句,道:「可不是?前几年头里,我都觉得巧,不仅是宝玉,听说姊妹四个。」
薛姨妈笑道:「那次过年见过两人丫头,看着生的文文静静,知书达理的。」
薛家之前住在金陵,虽因为与甄家门第差的有些远,但身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吊车尾,商贾出身的薛家,逢年过节,也都有一份儿礼物送到甄家府邸,只是平时不大怎么走动。
甘氏笑道:「她们四个姊妹,是巧了一最些要不说两家就是几辈子的交情呢。」
说着,将一最双目光投向元迎探惜四春,目光在元春那张愈见丰润、柔美的脸蛋儿停留片刻,心头暗暗叹了一气。
这大丫头早也见过几回,真是可惜了,婚事说耽搁就耽搁了。
但甘氏自然不会缺心眼地说出来给人添堵,甚至眼神都没有流露异样,笑道:「我们家四个丫头,现在两个嫁到京里,一年也不见几次,这不就过来看看兰儿和溪儿,还说要来见她们两个姐姐,说要过来,我想着小孩子不好奔波,早知道带过来,和你们家几个姊妹也都认识认识,元春丫头不是和睛丫头还有雪丫头没少在起玩。」
众人都是笑了起来,时间气氛轻松愉快。
甘氏笑了笑,说道:「不过,我们家可不像老太太,家里子弟可没有一最个有能为的衍哥儿,听老爷说,衍哥儿这是百不出的一最个大才。」
不及弱冠,而身登枢相高位,甄应嘉都暗暗心惊。
甘氏赞颂着贾珩,言语轻柔,尤其是借着甄应嘉之口,让人听着很是舒服。
贾母笑了笑,摆了摆手,谦虚说道:「过誉了,他们小一辈儿争气归争气,但比着年长辈儿的,在人事上还是需多历练,衍哥儿他伯父在南省为官多少年了,过得桥比衍哥儿走的路都多
这就是商业互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