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晨一当初就有对岩屑废弃物进行环保处理的设想,但是由于资金和设计需求的缘故,一直都没有能够实现。
毕竟对于某些业主来说,花费巨额资金来做这件事情,还不如短时间内的现有处理方法更有效果。
现在蓝鲸号不仅拥有了如此巨大平台,可以容纳这种设计,最关键的是蓝鲸号每天生产出来的岩屑数量惊人。
蓝鲸号的作业区域都是远离海岸线的深海,所有产生的废料全部都需要环保船前来回收,时间一长,这无疑会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和资金损失。
如果可以将这些岩屑在蓝鲸号就地储存起来,最大可能地减少对外界的依赖程度。
另外就是蓝鲸号的目标海域-中国南海经常有台风经过,一旦发生大的风暴,环保船极有可能无法按时抵达,如果按照原有的方法,到时候一旦甲板的岩屑堆积过多,超过了许可范围,就会影响到钻进速度,从而对整个作业计划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大量的岩屑收集箱的吊装对于平台和工作人员都是一种威胁,吊装过程费时费力,影响平台的工作效率。
“你是怎么考虑的?”周岩从事海上钻井平台的设计研发工作这么多年,自然也知道这些废料的问题,也同样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能够继续深入下去。
这次冯晨一提出了全新的想法来处理这些岩屑,对于提高蓝鲸号的环保品质也是至关重要的,也可以保证将来的业主单位后续的生产和生活能够达到一个崭新的水准。
“我是这么想的,我们是不是可以在平台内开辟一个空间,建设几个大型存储罐,将钻探出来的岩屑经过简单处理之后,通过管道存储到罐内,等到外运的时候,再通过管道输送到环保船上,这样我们就可以尽可能的延长蓝鲸号的工作时间效能,不至于因为这些污染废弃物的产生而耽误了生产!”
周岩非常清楚按照目前的设计能力,蓝鲸号一天产生的岩屑废弃物能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按照《国际海洋法公约》这些废弃物全部需要经过无害处理之后才能够排放,实在无法进行处理的,只能使用专用的环保船运送到陆地进行严格处理。
作为第七代钻井平台,蓝鲸号除了在科技水平上要达到世界先进行列,在环境保护上也必须要达到相当高的标准,这不仅仅是法律上的遵守,更是对海洋保护的一种态度。
“还有就是,如果有了这些存储设施,还可以解决环保船的运输成本,这对业主而言也是比较划算的!”
在远离海岸线的深海作业,补给船每次抵达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成本,如果能够尽可能减少对外界的依赖,让蓝鲸号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对于业主来说,这也是节约成本的最好方法,毕竟数百海里的距离,不仅仅是路程上的跋涉,更是大把的资金在消耗。
“这个想法的确不错,但是你考虑到另外的问题没有?”周岩问道,“钻井系统产生的岩屑废料都是粘稠状的混合物,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堵塞管道,到时候会引起更多不必要的麻烦!”
增加几个大罐对于蓝鲸号来说是个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岩屑的储存和输送才是个巨大的难题。
“这个我已经想到了!”冯晨一变魔术似的拿出了一张图片,那是一张混凝土搅拌车的照片,“我们可以参考混凝土搅拌车的原理,让这些废料处于一种不断移动的状态,这样就可以保证不干结凝固了,而且环保船抵达的时候,我们还能够非常顺畅地将其转移出去,减少环保船的作业时间,达到比较高的费效比!”
听完了冯晨一的详细讲解之后,周岩对这个设计很非常的赞同,“很好!你现在回去把这个设计绘制出来,然后根据需求量看看能够占据多大空间,放置在什么位置合适,这都需要仔细的计算,另外岩屑分离装置也需要进行改造,各种管线的处理都需要照顾到!”
“好的!我回去之后立即着手设计!”再次得到认可的冯晨一下意识到蓝鲸号已经成为实现自己理想的最佳场所。
他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所能够想到的设计都能够呈现出来,这也是一个设计师最大的梦想,也是最荣耀的时刻!
自从双塔结构被确立以来,设计师们犹如开挂一般,一个接一个的想法脱颖而出,虽然有些可能确实不合实际,有的却可以更好地将蓝鲸号推向科技前列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