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秦之基

作者:若别离不相惜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两人对于成峤的想法领悟很深,但终究还有一点没有悟透,那就是另外再开一条上升通道对于秦军将士的深刻意义。

只有一条打仗立功的上升通道,隐患太大了,将秦国变成了一个军事帝国,一个战争机器。

上上下下的军功勋贵渴望建立更多的功勋,渴望得到更多,于是推着嬴政扩张,不扩张都不行,因为那不是文人的力量,而是暴力机器的力量。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如果是军队呢?

不满于军队的需求,那么要你这个皇帝还有什么用?

不扩张内部矛盾就会扩大,如此一来,也只能通过外部战争转移内部矛盾,满足大大小小军功勋贵们的需求了。

这是秦国一统后没有休养生息,依旧到处扩张征战的根本原因之一。

秦国这只战争机器一旦开始运转就停不下来了。

一个,两个军功勋贵,甚至是少数军功勋贵的意见都没什么,嬴政可以轻易镇压,但大大小小的军功勋贵都是一样的意见,嬴政就不能违背了。

再加上嬴政自身也喜欢开疆拓土,秦国就在征战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秦国人口比起六国差远了,凭什么能够一锤六?

策略什么的都是次要的,最本质的原因是秦国无比变态的动员能力!

皇权不下乡,不存在的,动员能力能够到达每个乡亭聚落,到达乡亭聚落的每个人身上!

说一个简单的数据,战国时期秦国人口与军队的比例达到了惊人的五比一,也就是说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当兵的。

这样的比例后世哪个王朝能够达到?

要注意的是秦国又不是只有青壮年,秦国人口中还有老人孩子妇女,青壮年在总人口中又有多少呢?

说是全民皆兵都不过分!

战争时期,没有参军的男人,老人,孩子,妇女都是在为战争服务的,基本上没有人闲着,都有事情做,还必须在规定的时刻完成分配的任务。

用现代的话说六国已经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如此模样的秦国难道还不是战争机器?

每一个人都是战争机器上的零件,只不过零件的作用不同罢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