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个小时,数据就以纸张的形式,呈现在了袁教练的手上。
骨龄,没有问题,确实是十六岁,身高一米七五,体重五十六公斤。
看到这个数据,袁教练皱紧眉头,一个字——瘦,林杨实在是太瘦了。
一米七五的身高,这才五十六公斤,也就是一百一十二斤。
看来得给林杨专门加餐了,袁教练心里这么想到。
在自己带领的省短跑队,绝对不允许这么瘦的队员存在。
不知道还以为是吃不饱呢,一定要好好把林杨养壮。
浑然不知情的林杨,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袁教练给盯上了。
数据都没有任何问题,不过按照数据显示,袁教练不解,按照林杨身体的红肌纤维和白肌纤维的占比,基本上是对半开的。
然而也就意味着,林杨不仅仅可以跑短跑,还可以跑长跑。
不过下一刻,袁教练就把这个念头打消,专精于一个项目,更容易跑出成绩。
如果专精于多个项目,跑出成绩的概率也随之变小。
多而不精,精而不多,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
作为经验丰富的资历教练,袁教练也不会让自己的队员去冒这个险。
下午三点钟的训练,和苏炳天、王小帅两人,带着运动装备,前往田径场。
田径场上,林杨和苏炳天、王小帅是分开的。
毕竟省队训练计划,林杨一时半会,肯定是适应不过来的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
暂时由另外一位刘教练带着林杨适应性训练,顺便教林杨一些标准正规的动作技巧。
照旧是绕着田径场跑五圈,看着田径场慢跑的林杨,刘教练也有自己的用意。
作为一个新人,进入省队的新人,用刘教练自己的教学观念,第一件事,便是让队员知道热身的重要性。
热身可以说是一切训练和比赛前,最重要,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