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提前发动——沙场秋点兵

作者:样样稀松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海兰珠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我现在也说不太清楚,只是觉得大明皇帝如此对待科尔沁被俘的族人,肯定有所图谋。唉,咱们已是身不由己,且走一步看一步吧!”

布木布泰“哦”了一声,又想起一件事情,抱怨道:“姐,以后不要玉儿、玉儿地叫,我不喜欢。”

海兰珠呵呵一笑,逗着妹子,说道:“那就叫大玉儿,皇帝给你取的全名其实挺好听的。”

“大玉儿也不要叫。”布木布泰翻着眼睛,气得鼓鼓的。

海兰珠笑着揽住妹子的肩膀,说道:“好,不叫,不叫了。咱们去吃饭吧,早去能坐在一起。”

布木布泰随着姐姐走向饭堂,嘴里还嘟囔着,“大明皇帝倒是挺有钱,养了这么多孤儿。嗯,饭菜真不错,别的就没什么好了。”

……………………….

南面是大海,是南洋诸国,既有财富,也有渗透侵略而来的西方殖民者;北方是未灭的建奴,是游牧民族,还有将成为劲敌的北极熊。

尽管这些威胁多数都还没有近在眼前,可也不是那么遥远。

要渡过小冰河期的高峰,南下夺取土地和资源,已是皇帝确定的计划。并且,湄公省的建立,移民驻军,都只是迈出的第一步。

北方则是需要加强军力,防范游牧民族南下抢掠。小冰河期的灾害,对游牧民族的影响和伤害,应该更大。

光是军事上的应对还不够全面,借机收服,也是必不可少的策略。

朱由校也不知道他的谋划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但先下手,早布置,总会占得先机,取得更好一些的效果。

因此,从俘虏的科尔沁部贵族着手,既是计划实施的开始,也是尝试的开端。

朱由校如同一个高明的棋士,为大明布着一个宏大的局。

南面,北面;内部,外部。看似散乱,但到发动时,就会如线串珠,形成一个整体,发挥各自的作用。

当然,他的布局是放眼长远。而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提前发动的大反攻。

刚刚感觉得到秋天的一丝凉爽,京营飞骑便奉旨而动,兵分两路,目标——辽东!

走陆路前往辽西的是周遇吉、黄得功等将,率六千飞骑兵北上,出山海关,前往广宁集结。

走海路前往辽南的是曹文诏、金日观等将,同样率六千飞骑兵前往天津,准备乘海船至辽南集结。

此次军队调动可谓是兴师动众,不仅是军队,还有物资粮秣的运输,光动员的大海船就达千艘之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