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差点儿攻下南京城之后,顾清提出了一个办法,团练!
古时办团练的都是地方豪强或者世家大族,所以他们办的团练,最后往往会成为王朝的掘墓人。
可顾清却提出,让读书人办团练!
让读书人们以同窗、同乡、老师、弟子们之间的关系为核心,组建团练。这样的团练,基层军官都是识字的读书人,底层士兵都是乡下的朴实百姓。
看起来就很可靠,算是政治过硬!
哪怕明知道这个团练里面有坑,崇祯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要么办团练,要么就眼睁睁的看着张献忠、李自成把南方给偷了,太难了!
这其实也是朱元璋引起的变化,他在北方把朝廷能打的主力全给牵制住了,一天不消灭他,朝廷就一天不敢有大动作。
当崇祯的圣旨下来之后,士林中对崇祯的评价瞬间猛涨,又一次恢复到了崇祯元年,大家都开口夸赞天子的程度。
读书人们掌兵了!
直接掌兵!
顾清登高一呼,响者云集!
三月之后,他便拥有了一支数目为三千人的团练。
没有人看好这支团练!
可顾清却带着这支团练,一路收拾山匪水匪,一年后这支团练的数目增长到了一万人,也都见了血,大战开始了。
这一战团练兵一万,张献忠的流民两万。
赢了!
第二战,团练兵九千五,流民三万,赢了!
第三战,团练九千,流民三万,赢了!
……
第六战,团练七千五,流民两万,但全是老营的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