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终于降临,两人也平安无事没被发现的回到了龙船上。然而这个时候,除了晚上的宴席已经摆好之外,太后也确实安排好了所谓的“歌舞表演”。
遥月陪着韩意去换了一身玄色的便装,回到船舱地席上落坐。两旁的大臣和亲眷跟韩意请了安,太后则坐在龙椅一旁的桌子上,笑盈盈地说道:“皇帝,这是你登基以来第一次出巡。哀家给你安排了这酒席歌舞,你可喜欢?”
韩意是个孝顺孩子,虽然他母亲私下里喜好男色又不大正经,但在台面上他是非常给足母亲面子的。韩意毕恭毕敬道:“母后准备的歌舞,儿子非常喜欢。”
“那便好。”太后说着袖子一挥,拿起了桌上的酒杯,韩意见状,也拿起了酒杯。桌下大臣亲眷们也慌忙站了起来,给皇帝以及太后敬酒。
遥月抱着个浮尘站在龙椅后面,被这一副一会就要站起来的阵仗搞得头晕眼花。不愧是皇家酒席,真是一刻也不让人安生。不过还好,每当上一个菜,遥月都要走上前来看人试吃之后,才给韩意摆好。这个期间,两人就开始眉来眼去地挑食。比如,韩意悄悄抬一边眉毛,就代表他不想吃这个;轻轻抿嘴唇,就代表这个好吃,遥月就会把他想吃的摆在韩意最跟前。
过了一会,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到了上甜点和水果的时间。太后忽然问道:“皇帝,你可知道洛邑城最有名的是什么?”
韩意望向船窗外,刚想回答,太后却又自顾自道:“洛邑城最有名的是汐月楼,而汐月楼里最美便是那美人儿殷盼。”
说到这个殷盼,好似在座的官员们对她都有所耳闻,太后话刚说完,众人就交头接耳的议论了起来。太后似乎很满意这个反应,又说道:“今日我便将这个殷盼请到了龙船上,希望这洛邑第一美人儿能为咱们皇帝献上一曲——”
遥月心里咯噔一下,心脏仿佛在那瞬间停跳。完了,该来的还是要来了——
太后身边的婢女拍了拍手,在场的舞姬忽然全都停止了舞动,她们作揖之后纷纷退下。等到中间的场地空了出来,忽然从两边的香炉里腾起了一种不一样的香。香味不妖娆,似花香又似果香,让人舒适宜人。
不远处,一个身穿碧绿的翠烟衫裹身的女子缓缓而来,她面部遮纱,白色轻纱隐隐露出线条优美的和清晰可见的锁骨,裙褶如雪月光华流动轻泻于地,挽迤三尺有余,使得步态愈加雍容柔美。鬓发之间只斜插着一根镶嵌珍珠碧玉步摇,简直是娇媚无骨入艳三分。
这样的尤物,哪里是宫里那些早就被养的珠圆玉润的娘娘们比的了的。
遥月偷偷看了一眼韩意。好么,他居然完全是一副见过各种美人见怪不怪的表情!和下面那些眼睛都瞪直了的官员们相比,简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过这样的韩意却更给人一种正人君子的感觉,想到今晚这姑娘要上韩意的床,而自己还要给韩意下药,遥月就有一种被推到悬崖边万劫不复的罪恶感。
但遥月总觉得那个殷盼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却又说不上哪里熟悉。
殷盼走到了甲板上,并没有进船舱。她朝着舱内的韩意微微欠身,便坐在甲板上的椅子上,随后,婢女给她递上了琵琶。
遥月这才理解了什么是古代人说的“犹抱琵琶半遮面”。
殷盼横抱琵琶,一声弦起。琵琶声中闻杨柳,声声催天雨。似是殷盼自叹命薄,但其心事透琵琶声而跳跃,其情感随乐声以共鸣,有一种莫名的惆怅与低徊。
众人纷纷被这琵琶女的琴声所吸引,韩意也是。但他目不及殷盼,只是盯着眼前的酒杯发呆,好像在想些什么。
很快,一曲将毕,众人拍手叫绝。太后转头问道:“皇帝以为如何?”
韩意回过神,点头道:“技惊四座。”
能得到皇帝这么四个字的夸赞,已经是太过难得。太后当然也默认了韩意是看上这女子了,朝着遥月使了个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