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还。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当糜旸一开口之时,场中众人就瞬间反应过来,糜旸唱的是最近流传甚广的《十五从军征》。
在众多乐府诗歌中,这首《十五从军征》描绘的是士卒入伍后的事,因此这首乐府诗在当代军队中流传甚广。
而当糜旸唱完两句后,接着唱第三句: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时。
在糜旸的感染之下,场中许多将校也拿起手中的著,随着糜旸的旋律开始敲击着食案。
他们口中也开始吟唱起这首《十五从军征》来。
因为这首《十五从军征》的旋律及内容都颇为悲壮,所以很容易感染了在场的同为军人的众人们。
很快的,一阵阵悠扬的歌声在场中响起。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飰,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一句接着一句,场中众人在糜旸的带领下,逐渐唱完了这首乐府诗。
此诗描绘的是一位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悲凉场景。
但当在场众人联想江东十万大军即将到来之后,他们边唱这首诗歌,心中边起了悲凉的其他心思。
诗歌中的老兵尚且能有朝一日回到故乡,而当江东大军到来后,如今场中他们这数十位将校又能剩下几人呢?
心有所感,众人在唱完一遍后,又不自觉地唱起了第二遍。
低沉浑厚的歌声,与场内剑器不停撞击而发出的狰鸣声相得益彰,将整场宴席中的气氛渐渐带向了高潮。
在这种气氛的影响下,众人虽无喝酒,但脸上却已有陶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