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张昭谋国 孙权入荆(5000字!求票,求追读!)

作者:酱油拌历史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在沉思过后,张昭对孙权言道,“这时,子明可言退,然将军不可退。”

听到张昭如此说,孙权眼睛一亮,他急切的问张昭道,“张师此言何解?”

张昭答道,“子明是统兵者,所以他所言退兵乃是从兵争方面来说。”

“于兵争方面来说,公安这时士气旺盛,而己方士气沮丧,正如子明来说,公安已不可得,退兵是最佳方略。”

“然于国事来说,这时将军若退兵,则是大大不利。”

“公安一战,我军连丧三员大将,若单单如此,只是将军嫡系力量有损,退兵回江东才是上策。”

“但在那一战中,不仅公覆三将尽皆身陨,就是他们手下的士卒也几乎全军覆没。”

“近万江东精锐,至少有数百将校阵亡,那些将校大多出自江东各大世家豪强。”

“先前将军为了攻打荆州,征调大量民夫粮草,已经引得江东各大世家豪强不满。

如今公安一战,更是令数百江东子弟身陨,如此损伤,那些江东士族岂会善罢甘休?”

“之前建业城中所流传的种种谣言就是明证,江东士族对将军不满之心已起也。”

听到张昭说到这后,孙权恍然大悟。

孙策当年平定江东,倚靠的是跟随他南下的淮泗将领的力量。

而自从占领江东后,因为孙权迟迟打不下淮泗,所以淮泗集团的力量一直得不到补充,死一个少一个。

在这样的情况下,江东军队中的格局就变成了:

主将大多为淮泗将校或者宗亲,但军中的那些中层将校,则是大多由人数众多的江东士族或者本地豪族子弟担任。

诚然公安一战,黄盖三人的死对江东的淮泗集团来说是一个重创。

但数百军中优秀子弟的生死,对。

江东本地世家豪族来说,又何尝不是重创呢?

就算是被孙权视为人生奇耻大辱的建安二十年合肥之战,也没造成这种后果。

虽说那场战斗江东大败,但死的人并不多,大多只是孙权的近卫而已。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