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剪子来—戗菜刀!”
前面四个字一气呵成,然后拉出一个长音,到了后面戗菜刀三个字则变得抑扬顿挫,极富韵律感。
一听到这个吆喝声,村子变得热闹起来。
正在做饭的大娘丢下手里的炒勺,抄起菜刀和剪子便风风火火的冲了出来。
很快老者身旁便围满了人。
对于这些平日里居住在山村之中,很少出门的大娘来说。
外来的行商小贩就是一日中最大的新鲜事。
更何况老者还是磨剪子菜刀的,自然更受这些大娘们欢迎。
有那热心肠还搬来凳子让老头坐下。
老头一边笑呵呵的磨着剪子菜刀,一边跟这些大娘们说着闲话。
有那好事的见老者年岁这么大了,不禁问道。
“老爷子,看你年岁可不小了吧。”
“是啊,过了年就八十了。”
“啧啧,这么大岁数不在家享清福,怎么还出来干活啊?”
“没办法哦,谁让家里孩子多负担重呢,出来能挣一个是一个,总比给孩子们要着花强不是。”
“这话说的在理,那这小娃娃又是谁啊?”
“是我一个孙子,今年刚不上学了,我带着他出来见识见识。”
这种谈话十分的接地气。
谁也瞧不出丝毫的异样来。
可说着说着老者便有意无意的往村子的村名上引。
“我刚才进村的时候见牌楼上写着猪龙村三个字,咱们这个村子的名字怎么这么古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