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问题就出在这,天子一味打压清流,重用有地方经历的大臣,可事实上,两者不过半斤八两而已,谁也不比谁做的更好。
清流固然有自己的缺点,但是,至少有一点,对天子来说,是需要的!
那就是,对于清流来说,声名道德,就如性命一般!
清流不是不会犯错,但是清流犯错的代价,要比普通的官员大的多。
便如萧镃,殿试一案后,他最坏的结果,是被罢官致仕,但是,他要面对的,却是来自士林举子们的唾骂,所以对于他来说,还不如一死了之。
再如江渊,满朝堂看看,这殿中参与读卷的人这么多,唯有江渊一个人,是最着急的。
其他的人,虽然也同样在想办法,但是,都还算淡定。
为什么?
是因为他们淡泊名利,不计得失吗?
不是!
是因为江渊出身清流,这个罪名对他来说,一旦坐实,士林清誉尽毁,他的仕途也就走到头了。
可换了其他的人,诸如张敏,朱鉴等人,哪怕背上殿试舞弊的污点,他们还有实打实的政绩,功劳能够撑着,或许眼前的日子难过一些,但是,日后总有复起的机会。
别的不说,朱鉴的名声都狼藉成什么样了,可人家身上,背着一个迎回太上皇的功劳,就能安稳的立在朝堂上。
其他的这些侍郎们,也都差不多。
他们之所以不着急,或者说没那么着急,一是因为他们不是主谋,二是因为,他们并不像清流一般,完全依靠声望立身。
有这一点,清流,对于天子来说,就应当是有用的!
杜宁今天为什么要火力全开,把矛头对准所有人,或许,连杜宁自己都不知道,这是陈循在告诉朱祁钰一件事。
清流,自有风骨!
不管这种风骨是真的守心中之道,还是一直被人诟病的,沽名钓誉,为了博取名望之举。
但是终归,官场当中,朝局之上,应当有清流的一席之地。
这是最终,陈循想要借此机会,对朱祁钰这个皇帝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