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回信

作者:爱笑的杯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把环境搞好是很有必要的,且看结海楼的雅间因为装上了落地窗,现在成了一等一的高端场所,有些人奔着那吃饭就是为了那几扇玻璃窗。

张管家正要离开,吴驹却又叫住了他:“停停停,回来。”

张管家折返。

“再收集一些现成的铅块……顺便买一处铅矿吧,然后再找百来个雕刻工匠。”吴驹大手一挥说道。

“铅矿?雕刻工匠?这个应该不难找,属下派人问问,现成的铅块……家主要多少?”张管家问。

“先来个一千斤吧!”吴驹大手一挥。

他收集铅,为的是搞一项和造纸术同样位列四大发明的技术。

没错!

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是将一个个汉字铭刻在块上,然后排列组合成完整的句子、段落,最终蘸上墨水印刷在纸上。

宋代的毕昇用的是胶泥,称之为泥活字,之后又有木活字、铜活字、锡活字、铁活字,不过效果最好的乃是铅制成的活字,发展到现代时使用的是铅合金。

其实吴驹对一千斤铅没啥概念,但他想,两千年后汉字的数量那可是论万计算,光是汉朝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里就收录了9353个,那战国时代怎么也得有个八千吧,常用字怎么也得有个三千吧。

嗯……这么看怎么感觉一千斤还要少了。

算了不管了,反正都打算买一处铅矿了。

吴驹长出一口气,回到房间里,拿起那摞信,摆上笔墨纸砚,开始写回信。

第一封肯定是给荀子的。

荀子给吴驹写的信用的是绢帛,吴驹则用了信纸。

“多谢前辈关切,晚辈近来一切安好,实则不发售纸,只因晚辈一直觉得造纸术尚且不成熟,所以一直命人研究,并未正式投入生产,前辈来信后,晚辈思前想后,觉得也到了可以发售的时候,已着手生产,相信前辈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在楚国看到纸。”

“至于万金难购,纯属讹传,难以买到仅仅因为产能低,出现在市面的数量少,于是一纸难求,纸由草木制成,造价并不昂贵,是士人甚至百姓黔首都可以承担的起的价格,晚辈发售之后,也会致力于让更多士人买得起纸,让更多百姓读得起书。”

吴驹写完,看着自己这番话,满意的点了点头。

思索一番后,他又在加了一句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