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干脆点说,手里没几个忠心耿耿的鹰犬、大将和几十万拉来就能战的军队,那这种案子就只能一个一个办。只要不是全国性的,那也出不了什么乱子。
当然,任何事都不会只有一种法子。
其实还有第二个,更加帝王心术一点的,就是找个黑手套。
朱厚照皱起眉头咬了咬指头,他知道弘治朝有个大问题,就是藩王所要求的土地也特别多,这个风要刹住。
“你在青州等我的信。只要时机合适,或许也能多办几个齐宽。为百姓多造几分福。”
杨廷和抬头看了眼凝眉苦思,努力想着各种法子的太子,忽然觉得有一阵感动。
“臣,谨遵殿下旨意,万死不辞!”
朱厚照眉眼一敛,他知道真碰上这样的事情,杨廷和也是容易有危险的。他毕竟就是一个小小的四品官。
“对了,你……你是不是有个儿子,叫杨……”
“禀太子殿下,犬子名慎,杨慎。”
“多大了,十岁?”
“新年就十一了。”
“说起来,东宫出阁讲学仪备得差不多了,日子也很近。依我看,你这个儿子这次就不要随你去青州了,留下来,给我当个伴读吧。”
杨廷和愕然,实在是有些措手不及,这可不是一般的恩赏啊……
他马上跪下,“殿下,此番恩宠过重,臣惶恐!犬子亦非有此大福份之人!”
杨慎,明代三大才子之首。
他中状元的时候,他父亲是首辅。但没人觉得这状元有问题,就俩字:服他。
这状元就该是他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几句就是他儿子写的。
至于这么做的缘由,朱厚照也不全是为了他杨廷和,说到底还是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