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肩头瞬间有巨大的压力砸了下来,胃部隐隐作痛。刘一鸣平静地看着我道:“害怕吗?”我点点头,刘一鸣道:“这种压力,我已经扛了几十年。”我顿时无语,只得深深吸了口气,忍住自己胃部的痉挛。
“你压力也别太大。就算到了最坏的情况让双方对质,我倒要看看,那百瑞莲的《清明上河图》有几分成色,敢和故宫本叫板。”刘一鸣拐杖在地板上一磕。
我犹豫再三,压低声音问了他一个疑惑很久的问题,一个关系到我的信心与未来行止的问题:“老爷子,您跟我交个底,故宫里的《清明上河图》,到底是真是假?”
刘一鸣注视着我,双眉平垂,沉声道:“去伪存真这个规矩,咱们五脉可从来没轻忽过。”
“我相信您。”我说。
刘一鸣呵呵一笑,话锋一转:“小许,你们许家是金石行当,书画鉴别你还差着火候。你那篇质疑《清明上河图》的文章,看似犀利,实则漏洞多多。”
“既然漏洞多多,你们干吗不站出来澄清呢?”我暗地嘟囔着,但没敢表露。刘一鸣显然看出我的心思,他白眉一扬,没有点破,而是继续说道:“你这一趟出去,少不得要与书画丹青打交道。若没点知识垫底,怕是扛不下来。唉,中华书画,博大精深,穷尽一生都探索不完。如今时间有限,我就把和《清明上河图》有关的知识拎出来,给你讲讲宣和年间和宋徽宗的一些掌故常识吧——临时抱佛脚,总比不抱好。”
于是在深夜的301住院部走廊里,刘一鸣坐在长椅上,不疾不徐娓娓道来。我知道这是个极其难得的机会,抚膝细心凝听。他从宋徽宗的瘦金体讲到四字绝押,从翰林画院体制讲到运笔风格。刘一鸣浸淫此道几十年,所学所知,讲得深入浅出,条理分明,听他授业实在是一种享受。
可惜这一堂课只上了一个小时,直到陪护和护士找过来,强行把刘老爷子送回病房,才算结束。我不敢让老爷子在外头待太久,深鞠一躬,才转身离去。
我万万没想到,从清末开始就让许多泉藏家魂牵梦萦的“缺角大齐”,居然落到了黄克武的手中。
宝泉十流,实际上现存实物也就三四种,大多已经失传。所以“大齐通宝”这玩意且不说能卖多少钱,单是现世的消息流传出去,就一定会引起一场泉界大地震——而这枚至宝,在这深夜的南苑机场里,黄克武就这么轻描淡写地放在了我手里。
“拿这个去,戴鹤轩这个王八蛋应该喜欢。”他的声音里带着恨意,但丝毫没有惋惜。
黄克武显然是对我没什么信心,所以拿出了这枚黄家珍藏的“大齐通宝”。对他来说,什么宝贝都不如自己孙女安全重要。我把钱握紧,“嗯”了一声,问道:“这戴鹤轩到底是什么人?”
“这个家伙是个神经病。”黄克武很干脆地回答。
他告诉我,戴鹤轩在解放初期是文物局的技术骨干,本名叫戴小平,小年轻一个,谈不上什么鉴赏水平,但精通摄影。《清明上河图》的那套高清鉴定照片,就是出自他手。不过这人有个毛病,管不住裤裆里那根东西,到处拈花惹草。连着出了几回事,文物局领导只得把他调回原籍在南京窝着。在后来的一系列政治风波里,戴鹤轩一直悄无声息。
等到了改革开放初期,他摇身一变,居然成了一位国学大师,到处开讲座讲什么风水周易玄学气功,很受欢迎。后来戴鹤轩宣称从《黄帝内经》考证出一套戴氏养生功,不仅可以延年益寿,甚至还能开发出人体特异功能,一下子就火了起来,俨然又成了一位气功大师。戴氏气功门徒无数,在江南一带很有影响力,都快开宗立派了。
黄克武对戴鹤轩的学问不屑一顾,此人专业素养在全国排不进前一百,但这份能折腾能忽悠的劲头,那绝对是一流的。黄克武考虑到他的影响力,又和五脉有点渊源,就派黄烟烟去游说他。戴鹤轩肯点头,整个南京乃至两淮就盘活了。
“这家伙难对付吗?”我问。最近各路气功大师在报纸上都被吹得神乎其神,我心里有点惴惴。
黄克武从鼻孔里“嗤”了一声:“狗屁气功,都是骗人的玩意儿,也就糊弄一下老百姓。他自己练功练得整个人神神叨叨的,根本就是个疯子。”不过黄克武又补充道,“这家伙清醒的时候,脑子可精明着呢。这枚大齐通宝,不一定能打动他,你得随机应变。”
“明白了。”我说,忽然想到一件事,“对了,黄老,有人托我给你带样东西。”
“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