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鸣知道,东陵势必不守,但如果就此放弃,只怕连惩凶的机会都没有了。他心思深重,知道许一城已无法主持大局,便决定亲自以身犯险。
当时整个场面十分混乱,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根本没人来查验刘一鸣的身份。刘一鸣混在乱兵里,进了东陵。他很快发现,这些孙殿英的兵跑了一个漫山遍野,像一群没头苍蝇一样乱转。东陵地面上的值钱东西,早就被毓彭和垦殖局的人卖光了,真正的好东西都藏在诸陵地宫里。而地宫防备森严,不是随便几个游兵散勇就能挖开的。盗掘东陵这种规模的陵寝,需要的是大量的人力和统一的指挥。
于是他借着大雨,逐渐靠近孙殿英,刘一鸣相信这个人一定有安排。果然,刘一鸣很快发现,孙殿英和那两个日本人以及押送着姜石匠的亲卫队一直没乱,他们坚定不移地朝着普陀峪定东陵而去,那里埋葬着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名声太臭,关于她的奢靡留下了太多传说,清代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如她。孙殿英把慈禧墓选做目标,是早有预谋。
孙殿英他们抵达了定东陵以后,开始吹号召集附近的士兵集合。刘一鸣也被当成一个小兵,排在第一排,把宝顶附近的土都挖开。然后他看到姜石匠被带到定东陵里,被谭温江逼问当初的墓道位置。搞清楚位置是在明楼旁侧琉璃照壁下面。找到以后,姜石匠就被丢出去了,孙殿英派了几个工兵过去查探,结果碰到了一堵金刚墙。
金刚墙是用花岗岩砌成,中间缝隙浇入桐油和糯米浆,坚固无比。孙殿英先是让人去砸,大锤砸在上头只留下几个白点。然后一个军官出主意,用硝镪水去浇,试图给石隙化松,但也失败了。孙殿英一怒之下,调来一批炸药,一口气把地宫大门给炸开。
地宫开了,里头又碰到一扇汉白玉的石门,石门后头被一根石柱顶着。这石柱叫自来石,修建的时候就吊在门后,等大门一关,石柱就自动滑下来,把门从里面顶住,谁也开不得。孙殿英本来还想用炸药,但怕把整个墓穴震塌了,只得纠集了百十号人不停地撞,硬生生把自来石给撞断了。
地宫门一倒,慈禧的梓宫终于门洞打开。原本还算略有秩序的盗墓大军彻底乱套了。先是孙殿英,然后是谭温江的卫队,后来所有人都蜂拥着冲进去。这些人半年没发薪饷,见到遍地珍宝,如同老鼠掉进油里一样,开始哄抢。那种混乱而疯狂的场面,刘一鸣这辈子也忘不了。
慈禧墓里的宝贝,那是真多,连过道里都堆满了各种珠串、金佛、玉珊瑚什么的。结果碰到这些乱兵,慈禧棺材被撬开,她身上盖的经被,嘴里含的宝石、头上戴的珠冠,甚至镶嵌的金牙都被拔出来。地宫内的其他珍宝也被劫掠一空。慈禧尸骸被抛到墓道上,脑袋被踩得稀巴烂。至于姜石匠,其中一名军官嫌他碍事,一枪给毙了。王绍义准备的那些大车,都被孙殿英用上了,一车一车地往外运。刘一鸣亲眼所见,那对慈禧太后枕在脑袋后头的国宝翡翠西瓜,被谭温江亲手交给孙殿英,他左看右看,笑得嘴都合不拢。
许一城听了,眼神一黯,不是可惜慈禧——那个老妖婆丝毫不值得同情——而是这么多珍宝惨遭劫掠,被毁掉的东西恐怕会更多。这对一个学考古的人来说,真是莫大的折磨。
“这都要怪我,我早就该想到,人心的贪欲,岂是寻常手段可以克制的。我学艺未精,鉴人不明,以致有此横祸啊……”许一城自责而痛苦地皱着眉头。
刘一鸣摇摇头:“许叔,这您就说错了。孙殿英盗墓,是日本人一手策划,有您没您,早晚都要出手。”许一城连忙问道:“对了,堺大辅他们,你看到了没有?”
刘一鸣说:“我正要讲到。”
“等一等,他们盗了多久?”
“足足七天七夜。”刘一鸣叹息道,“走的时候,整个东陵一片狼藉,连石碑都没几块完好的了。”
许一城慢慢靠在床头,摸了一下胸膛心脏的位置,若有所思:“我昏迷了这么久啊……那然后呢?”
刘一鸣朝黄克武看去,黄克武连忙说:“我和药来把许叔你送回北京,直接送进协和,同时海兰珠小姐去通知宗室。宗室那群窝囊废,听到这消息慌成一团,毓方说自己拿不了主意,又去天津请示溥仪。溥仪又召集宗室元老们议事,这一议又是好几天。等他们赶到东陵的时候,人家早跑了!只剩下阿和轩在神道前自尽的尸体。”
“阿和轩死了?”许一城一惊。
“他们被孙殿英关在山坳里,等到军队离开才恢复自由。其他兵丁一哄而散,恐怕阿和轩是最后一个为满清殉葬的人了。”
许一城心想,阿和轩是海兰珠的亲爹,不知道那姑娘知道这消息后,会是什么反应。
“宗室就没什么动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