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话也要分两面说。
他们不肯拼命,是觉得要付出的代价太大,而收获太小。攻克吴国,当然是能捞到很多好处的,但是谁知道要花多长的时间、死多少人?
可眼下,结合各放消息来看,大吴的都城被打下来了,集结的吴国军团主力,在扬州边界布置的防线,也已经告破。眼看着大片大片的利益、战功,那就在眼前摆着了。
如是一来,那些世家态度迅速转变,开始积极起来,也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至于早先时候,他们与吴国之间的那点默契……那算什么?
别说他们本身并没有什么明文的协定,就算是有,在一国的利益之下,那也是分分钟想撕毁就撕毁的。
……
吴国皇帝孙青杨,当下的状况,很糟糕。
他在带领吴国朝廷,从建都城离开的时候,一开始想的是在别处,召集力量,再做打算。
为此,他们还跟楚国的先头部队,接触上了。先甭管什么条件,总归来说,他们还是非常需要借助楚国的力量的。
而有了楚国的支援,他们的日子一度变得好过了起来,至少安全感要强很多了。
然而,没过多久,扬州前线崩溃、吴国的主力军,一战全殁的消息传来,一切都变了。
原本对他们还算是礼遇的楚国人,态度一下子变得微妙了。
旋即,就有伴随着孙青杨一同撤离建都的大臣,进言道,楚人心怀不轨。
这一点,孙青杨自己也算是心里有数。他们在撤离之时,从建都带走的财物,那确实是数量不菲的。一开始,楚人可能没打这方面的主意,毕竟还是将他们当做平等的盟友,哪怕他们想的是,借吴国之力,把燕齐联军给挡回去,顺便从吴国的身上割一块肉吃,但毕竟还是得借助吴国的力量的。
虽然当下吴国的法相都已经叛变了,但总归是九大仙国之一,底蕴尚存,在寻常的修士大军上,肯定还是能够拉出来一股很强的力量的。
然而,扬州前线,吴国主力军的战败,让这种形势彻底的破灭了。
在楚人看来,吴国,已经亡了。
都城被占、国家的主要军事力量被歼灭,那这还有什么好扯的?在这个时候,还指望楚国人能够将吴皇孙青杨,当成座上宾、当成平等的盟友,那就太天真不过了。
孙青杨想跑,但是没跑成。楚国的先锋军,堵住了他们的去路,甚至于楚国大国师,法相高人斐频,都亲自到来。
他和他的流亡朝廷,就这样成了楚人的阶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