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光说:“伍大夫能帮我做成此事吗?”
伍子胥说:“我可以推荐一个人。”
公子光眼睛一亮,问道:“谁?”
伍子胥说:“此人叫做专诸,是个侠义之人,但却穷困于市井之中。只要重金收买,此人定当效命。”
专诸和母亲住在梅里街市上,确实是个市井之徒,此人力大,勇猛,头脑简单,但却很讲义气。他靠打临工为生。伍子胥是在**讨饭的时候认识他的。伍子胥当时留了个心眼儿,他知道,这种人将来会有用,于是和专诸交上了朋友。如今为了公子光的事情,他便带公子光一起找到了专诸。
专诸经不住公子光和伍子胥的游说,很快便同意了。公子光给了专诸一大笔钱,还把他的母亲安顿好。专诸被公子光的慷慨和诚恳所感动,铁了心为他效命。
为了接近吴王僚,公子光抓住吴王僚爱好吃鱼的特点,专门找来一位做鱼的高手,教专诸做鱼。专诸学了三个月,练成一手做鱼的绝活。公子光叫他先在自己的府上待着,闲来无事的时候,就叫他给自己做鱼吃。
公元前516年,楚平王死了,他和孟赢生的儿子太子珍即位,就是楚昭王。
消息传到吴国,伍子胥面向西方大哭。他边哭边说:“老天不公啊,我大仇未报,仇人倒先死了。这仇找谁去报啊。”
但是哭归哭,仇还是要报的。他给公子光出主意说:“趁着楚国大丧期间,咱们应该怂恿吴王向楚国出兵。这样就可以把忠于王僚的两个将军掩余和烛庸支开。”
公子光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但又怕王僚派自己去出征,于是故意从马车上摔下来,把自己的腿弄伤,然后才去找王僚。
王僚听了公子光的建议,果真派掩余和烛庸为将,带兵去进攻楚国。
掩余和烛庸是王僚的左膀右臂,这两人一走,王僚的力量就削弱了。伍子胥又对公子光说:“王僚的儿子公子庆忌武艺高超,为防万无,还应该想办法把他调开。一旦王僚的身边没有了掩余、烛庸、公子庆忌这些人,咱们就好动手了。”
公子光说:“让我想想。”
半个月后,掩余和烛庸派人回来报告说,楚国大将伯郤宛很难对付,希望吴王僚增加兵力。公子光借机向王僚建议,派公子庆忌带去联络郑国和卫国。吴王僚有点不情愿。
公子光说:“大王,只要郑国和卫国从北面出兵,咱们就能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楚国将首尾不能相顾。这是一举打败楚国、称霸中原的好机会啊。”
王僚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听从公子光的建议。于是公子庆忌便被派去出使郑、卫两国了。
调开了王僚身边几个厉害人物,公子光和伍子胥便开始实施他们的刺杀计划了。
有一天,公子光请吴王僚到府上吃饭。他特意推荐说,他找了一个太湖边上的厨子,擅长做鱼。王僚一听有鱼,便同意前往。
到了宴会日,王僚带着几十个卫士,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公子光的府上。伍子胥将王僚的大部分卫士阻挡在堂外,只叫他带着十名卫士近身护卫。
到了上菜的时候,专诸手托一个大木盘,将一条色香味俱佳的糖醋大鲤鱼端上来。他先将这盘鱼端到尝菜官面前,叫尝菜官先尝,然后再端到王僚的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