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宁带着二可到了码头。
都是朝廷管辖。
而码头有几个大型的仓库,都是排期要送往各地的货物,几个大仓库都满了货物,可见漕运的压力是真的大,开放民用商船,也是迫在眉睫。
瑾宁到码头上看了一下,大船徐徐而来,码头一带,停靠了不少的船只。
因为鼎丰号的米粮都是走货运。
她一出去,孙荣贵便马上命人到码头那边盯着,还有今天停靠的商船,若是百姓的货,先下了,至于官家的货,先停靠,不许卸货。
漕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眼,朝廷也是如此,毕竟随着船运的发达,朝廷的商船处于严重缺乏的状态。
“那好吧。”瑾宁一副失望的样子,“我自个去看看。”
民间一直以为是漕运总院衙门开的后门,因此每年不少的孝敬银子送到了漕台的手中。
不合法,朝廷之前限制大商船,小船自然是可以用,但是,小船运送货物量太少,所以,船商都会稍稍把船造得大一些,尽可能地多运送货物,这就不符合漕运政策了。
可朝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民间不知道。
之前听胡青云说过,除了耗米银子之外,还要再纳征辛苦费,不过,总的来说,比走陆路要快捷一些,费用也差不多。
合法,是他确实租用了码头。
京中有三个大码头。
初步了解了一下,瑾宁也就走了,她来码头也知道问不到什么,要了解更多的内幕,还要去找找漕帮和胡青云。
所以,瑾宁离开码头之后,叫可俐去了一趟鼎丰号,叫胡青云约漕帮的人明日私下相见。
其实对于货运,瑾宁并未是完全的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