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天和这些年一直在努力转型,尽力把之前那些见不得光的东西剥离掉。
钟天和早年毕竟过得是“地下”生活,沾过不少违法乱纪的事。
得罪的人更加不在少数。
所以,钟天和在创立信光航运之后,便力排众议,将这一些不合法的东西排除门外。
甚至连税都没有逃过,钟天和就是怕有人拿这些事算计他。
想不到的是,钟天和就算做了这种程度,仍然有人能陷害他。
而且,是以这样的方式。
文物走私这样的罪名,可大可小,全看文物估价。
万一,那些人买通几个“专家”,给这批文物估一个天价,甚至说成是无价国宝。
那别说他钟天和有牢狱之灾的风险,就连信光航运也很可能会因此关门大吉。
钟天和有些庆幸,幸好把罗宇洋带来了。
罗宇洋的水平虽然不明,但方家请的专家,想必不会太差。
如果罗宇洋鉴定一下,估算的文物价值不算离谱,那这件事还可以有缓和的余地。
听钟天和如此说,赵警官也不好逼得太紧,便等着罗宇洋的鉴定结果。
罗宇洋反复看了两遍,然后才笑着说:“这器型确实是清代的粉彩瓷品,这个叫‘赏瓶’,是用来观赏用的。”
胡国朋嘲讽道:“这还用得着你说?我都已经看过了,这是光绪年间的官窖制品。”
罗宇洋摇了摇头,说:“年轻人,我给你上一课。”
胡国朋怔了怔,搞不清楚这家伙想干什么?
罗宇洋说:“首先,鉴定师是不能受别人的意见影响的。”
说着,罗宇洋一手执瓶口,一手托底:“这种器型的赏瓶,从雍正开始出现,一直流行到晚清的光绪、宣统。”
“撇口,宽腹,尺寸大小都是统一的式样,有青花的,有粉彩的,这件呢,属于粉彩赏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