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早晚都是老子的

作者:推拿医生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早在云超进来说第一句话开始,掌柜的就看出这个年轻人不一般,身上有一股子超凡脱俗的气质,不然哪会对他这么客气,真当这里是后世的超级市场吗?

很快,掌柜的就让店里的小伙计找来了一个中年人。

中年人一把山羊胡,一看就很精明。

“老张,这位小郎君是个读书人,想要买马车,麻烦你关照一下。”

山羊胡的态度也很好:“吴掌柜你就放心吧,我牙人张办事你还不知道,要是小郎君不满意,你就拆了我这把老骨头!”

谢过吴掌柜,云超就跟着牙人老张从南门出了城。

在古代,并不是一出城就是荒地,沿着城墙外面,一般都住着老百姓,称为乡关,或者顺城关。

清阳县的马市街,就位于南关外,因为积雪还没有融化,所以贩卖牛马的并不是很多。

大武朝的北方地区被异族占领,失去了养马地,所以马价极高,一匹普通拉车用的马,价值也要十两银子左右。

而且,除了拉车,驽马的用处还真不大,饲养起来也比较麻烦。

于是,在牙人老张地建议下,云超决定不买马车了,改买牛车。

尽管云超是农大博士研究生,但对于买牛,完全就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只能让老张介绍。

没办法,云超不是学畜牧养殖的,也不是学兽医的,顶多知道一些饲养鸡鸭的知识,牛马之类后世已经基本淘汰的东西,连一知半解都算不上。

老张还算可以,最起码,表面上看起来很实在,挑选了半天,最后选了两头牛出来,让云超自己做决定。

一头六岁口的大母牛,肚子里还怀了犊子,要是买回去,很快就会一头变两头。

不过,怀了孕的母牛,现在干活明显不成,想要派上用场,大概要等到小牛犊稍微长大一些之后才行。

另一头是三岁口的小公牛,身形矫健,充满活力。

只不过,三岁口的牛还不算完全长大,干不了太重的活。

而且,小公牛活泼好动,不是特别好驾驭。

“村正,你觉得买哪头牛好?”

赖志成一愣,没想到云超会问自己的意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