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一切李乾在上面看的非常清楚。
大多数武将都跑出去征战了,所以跑去给李渊他们敬酒的人并不多。
而跑去给秦桧敬酒人也不是很多,中书省虽然权势极重,但人员也没有太多,除了中书省的官员还有那些从地方来的、代表当地参加大朝会的官员。
反观蔡京那边,动静就大了去了。
六部的绝大部分官员都一股脑儿地往他那边跑,而许多地方上来的官员更是趋之若鹜,即便等在遥远的人群之后,脸上也带着几分谄笑,似乎随时准备接受蔡大人的检阅一般。
此外,还有各个诸侯国的使节也派出了人往那边凑,就连胡人、草原人都有份。
蔡京交游广阔,当真名不虚传!
此情此景,李乾在上面看的一清二楚,他对一旁的老太监小声道:“把去给蔡京排队敬酒的人都记下来,顺便记下他们是从哪个郡县来的。”
“是,陛下。”老太监马上就让人去安排。
李乾眯着眼睛望向下方,他知道这些人不一定是依附于蔡京的党羽,还有可能是目前没有靠过去,但已经准备要过去的人。
这阵子朝中的变动想必早就通过邸报,传到了大乾各地,各郡县的官员恐怕早已经知道了,蔡大人以一人之力,收拢六部、抗衡中书、门下和皇帝的事情。
这么炽烈的权势,如日中天,只要是想往上爬的人,都不会忽视这颗耀眼的太阳。
李乾对此也丝毫不意外,有得必有失,最开始他选择这条路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
谁能决定别人的权力,谁就是权力的中心。
以现在蔡京的威势,说他是权力的中心也不为过。
不过李乾也没有太担心蔡京做大,眼前这些跟风凑上去的人就如墙头草,哪边风大往哪边跑。
他们只能在后面摇旗呐喊,壮声势,助威风,真正让他们冲锋陷阵是不可能的。
蔡京在京城真正依仗的,还是六部中他的那些心腹。
而且此时此刻,这个范围还在逐渐扩大,照蔡京这么做下去,恐怕六部中的其他中立侍郎也会渐渐向他靠拢。
望着下方的情况,李乾嘴角闪过一抹冷笑。
他之前埋下的钉子,现在恐怕快要奏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