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猜测,到底是谁对司慕下手。
只有颜新侬脑子比较清楚,他将众人的话题拉了回来:督军,夫人,现在不是商讨谁是主谋的问题,而是要商讨,如何消除影响!
此事影响恶劣。
销毁报纸,似乎不能遮掩舆论的压力;补偿聂家,也不能消除司慕的罪行。
司慕一夜之间声名狼藉。
就在这个时候,副官急匆匆送进来一封电报。
督军,南京派了特派员,来岳城调查此事。南京政治部怀疑聂芸非自杀,而是他杀。
司督军的眉头蹙得更紧了。
可见,背后的主谋者,正在一步步逼近。先将司慕的名声弄臭,民怨沸腾;再让司慕无法自证,罪行成立。
特派员是谁?司督军问
是司法部的曲连生曲部长。
曲连生?
司督军知道此人,他是司法部的老人了,曾经是总统的亲信,在南京关系很深。
督军,需得当机立断!司夫人急切道,一旦特派员到了,此事就要换了性质。
司督军是扛枪打仗的猛将,却不是玩弄心机的政客。现在这个关口,就看谁更奸诈,司督军反而没什么奸佞的主意了。
参谋们七嘴八舌出谋划策。
司夫人步步紧逼。
司慕沉默不语。
.......此女的死,跟少帅无关!颜新侬提议用釜底抽薪的办法,南京有人操控舆论,我们也可以。通过所有的报纸,收买出名的主笔和文人,为少帅鸣冤!
聂芸的尸身已经运往了南京,听说在水里浸泡了四天,已经溃烂不成样子,看不出她的模样,根本无法断定就是她。
证据不足,对方先下手为强,利用的也是舆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