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李飞脚就是返回来也不用担心,咱们又不藏在家里。”
陈如意道:“还是松儿机警。若不让他们找出这半袋来,恐怕得把房子给拆了。”
他们仨又进入祖祠,却不见了陈天福。
新娘林金珠仍站在厅中,她正斜靠在伴房嬷身上睡着了。宾客们经黄大明一折腾,也没留几个人在那等。
十三岁的小徒弟李铁柱本在发呆,见来了师傅与师兄,立即来了精神从墙角站起来,跑到陈如意跟前道:“师傅,您几位走后,陈老爷也悄悄地走了,我不敢留他。”
陈如意点点头,对陈立松道:“这回铁柱请不动了,你得去请一趟。知道他会在哪吗?”
“知道,肯定在戏场。”
镇上唯一的一座戏台,戏台下人山人海,有坐在前面桌旁的,有坐在自带的凳子上,有坐在石墩土墙上,远远的还有站着的……
正月农闲,又值过年过节,女人们都在家中收拾祭品拜果,整个刀风镇喜欢看戏的男人差不多都来了。
说是全镇,其实大部分是陈庄与黄庄的人。
郑家寨、王家寨、李家寨与林家寨跟镇上有点距离。
大过年,年轻人自有他们玩耍的牌九、麻将,倒是一些中年人、老年人,抱着一杆水烟枪,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走了十几里、有的甚至走了二十多里的行程来到镇上。
“咚、锵,咚、锵……”时间已过午,戏台上锣鼓钹磬开始齐响。
戏班是从田城请来的正宗儒林班,演的是《百碟香柴扇》。
“佳节值上元,灯会催人忙;伴邻女,观花灯,一同到街坊。举眼看,三街六巷士女如云;哎呀,真正热闹非常,闺女羞出门……”
锣鼓声中,戏已开始了。
“让让!”黄小亮穿着黑色长衫从人群中挤过。
待他挤到陈天福跟前时,陈天福拉住他说道:“台上的戏已经开始了!黄队长,你这刚从陈家搜了粮食回来,又着急着要去哪搜粮呢?你说这演林英姐的,跟郑奕奏相比,差距有多少?”
黄小亮伸手拂去陈天福的手,指着距离他们不远的黄大明,笑道:“陈天福,亏你跟我认识这么久,我是黄小亮!哪!你要找的黄队长,他喜欢穿花衣衫,靠在柱子那。你们闲,慢慢看。我可没你俩闲,得去学堂了!”
说完,黄小亮整整身上长衫,继续从人群中挤过。
“今天是正月元宵节,谁家孩子到学堂听你讲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