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稳步成长

作者:人一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个泥灰岩既然是最好的水泥,岳飞就要先用来建设五里岗和程岗村民用军用设施,五里岗的民用设施已经确定,就是在五里岗的前坡建造居民楼,包括给影二影三等一百五十人的鸳鸯楼。

第二个更大的建筑就是宗元学坊的教学科研楼。根据岳飞的设想,这个教研楼群起码要有五十到一百座,楼高估计起码平均三十层高。

第三个建筑就是防御工事,这个不但要建筑在五里岗镇的周围,还要建立在程岗村的周围。

这个东西的设计和构建,只能由岳飞主导,别人估计无从下手。

说起建造宗元学坊教学科研楼群,就必须说起另一项学坊干成的事情。

就是宗元学坊,聘请到理学大家程颐作这个学坊的院长。

第十四项,初步奠定了一个新型教育机构的基础,不但勾画出宗元学坊的蓝图,还成功请到理学大家担任院长,为将来招收大量人才大下了师资和学生的基础,关键是有了一个教研基地。

其实,能让岳飞放开手脚大干的底蕴主要是藏宝洞的那些银子,有那些银子在手,岳飞太有底气了,起码招聘师资容易了很多。

关于师资,岳飞主要要对那些理学大家的门人弟子下手,比如程颐那样的,哪个没有百八十个门人弟子。

而那些门人弟子又有门人弟子,就更多了,如此不同层次的师资就齐活了。

一方面有请人需要的银子,一方面有有才能还不受官场待见找不到事情干的人才,岂不是一拍即合。

所以,岳飞钓来程颐一条大鱼,后面就会有成群结队的鱼来,岳飞岂不是年年有鱼?

至于学生的来源,岳飞早就考虑周全了,目标就是那些科考落第的秀才举子。

宋代的科举最后中榜的人虽然数量大大增加,但是比例还是小得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几乎说有人都落榜了,即使不落榜,不能得到高名次,也得不到及时派遣,说不定要等十年八载。

可是宗元学坊就完全不同了,它需要大量的学生,各种专长的学生,甚至是各种兴趣的学生。

还有一点,太学生或者科考永远比不上,就是毕业包分配,因为他们都是根据需要培养的,用人的机构早就迫不及待了。

同时,宗元学坊因为是教学和科研结合,教学是为了科研,而科研就等于是他们的工作,即使不去别处工作,他们也不会失业没有事情干。

天生我材必有用,在这个凡事讲究天理的地方,哪里会有任何漏洞?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