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这样想了,却不知道那几个师父是不是和他想法一致。
于是岳飞就抛出了这个问题,让大家思考和讨论,以便促进岳飞从教育开始的天理大道天人合一的理念进一步推展,他最近有一阵没有和程颐联系,不知道他的教学计划和教科书什么的进展如何。
“西流东渐?”
四个师父一听,都是满脑袋问号,从来没有听到过!
别说西流东渐,任何方向的流向任何方向的渐都一无所知!
岳飞也是无奈,这种后世的术语让他们明白太难了。
只好用最简练的语言给他们将刚才他的开考还有结论述说一边,然后又给他们解答了问题。
还好,他们因为有自古至宋时人的传承,稍微点拨了一下,就能想象出自古至今形成的一条河。
而且这条河不断地作地域方位有规律的移动,就是从西往东。
比如他们的祖先开始的时候,活动范围都是山陕高原,现在则在华北平原,随着高原的泥沙被河水冲刷携带下来,并且沉积在这里变成华北平原。
他们的人也随着飘了过来,定居在这华北平原,成为这块地的主人,继续人杰地灵在这里繁衍。
这个自然方面的西流东渐,大家都有目共睹,而且人也都在祖先从来没有到过的东方大地,这里早些时候本来是东夷什么的未开化人居住,如今他们被赶走,祖先在西方的人过来当了主人。
岳飞看到了大家逐步统一思想,非常高兴,拍手称赞:“太好了!人和地西流东渐没错了,现在再看看我们的思想认识如何,是比以前高了还是低了,原因是什么?”
陈抟思考了一阵,开口说道:“老夫觉得确定高或者低之前,我等首先要确定高和低是什么东西,如何确定它们是高还是低的标准,小飞你说是不是?”
岳飞不禁佩服姜还是老的辣!虽然没有直接给答案,但是给出方向,也功劳不小。
“师父果然高人一等!比西岳华山还高!没错,就是要先定标准,师父你的意思如何?”
陈抟羞涩了一下反驳岳飞道:“小飞你不要夸大师父的水平,我哪里会比华山高呢?也就是和华山一样高而已,不过有时师父去华山绝顶思考问题,那里风大空气好容易让老夫头脑清醒,当我华山决定的时候,真是一览众山小啊!对了,只有那个时候我比华山高了一头,哈哈,小飞说的果然对!”
周同却泼了一瓢冷水:“陈兄你又不是一直呆在华山绝顶,大多数时间还是在山腰山下比如现在,你在的地方连华山山脚的高度都不如,所以平均来说,你还是比华山低,低很多!”
陈抟还是很爽快的性格,通了周同的话,意识到自己的说法欠妥,马上进行了调整:“周兄说得不错!老夫白高兴了一场,原来即使借助山高也帮不了多少忙,惭愧!”
岳飞赶紧鼓励老头儿:“师父没事儿,虽然和华山比有些不足,和其他人比你还是最高,毕竟一个华山顶百八十人,话说回来,师父在华山绝顶的思考,有什么收获?”
陈抟严肃了不少说:“你别说还真有!老夫那个时候总是回忆历代前辈留下来的教训,当然总的原则是遵循天理,善待民众,对比历代君王的做法,老夫发觉他们真的是黄鼠狼下耗子一代不如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