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糟糕的是那些死硬犯,不过也可以分两种。
第一种就是以为自己对,所以宁死不改,这些人,岳飞决定扔到荒岛去,让他们在那里自生自灭,愿意坚持什么都随意,那里的龟板什么的占卦工具也够他们用。
兴许憋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
第二种就是明知道自己的认识不对,还要坚持的,这些人岳飞就不客气了,最后剩下的处理方案就是废物利用了。
比如战争的时候让他们去前线,战死为止,死后给他们一个正面的荣誉对待。
依然是岳飞的基本思路,天理之下,没有完全无用的废物。
这个方面,岳飞相信自己有足够的智慧,干翻他们一帮顽固不化的老古董、中古董、小古董。
这个殷受竟然在易经这个领域和自己有共识,岳飞不由大受鼓舞。
可惜殷受生不逢时,如果现在还活着,岳飞敢立刻掉头,将他请过来,代替程颐当宗元学坊的院长,起码也是和程颐一样,一字并肩王。
岳飞收回自己的天马行空,回到殷受写出来的东西上,心情上已经对殷受的总体印象有所改观。
就看殷受接着记下了他的想法。
放了文王让他回西岐去对付那些边远羌人黎人,这固然是我的一念之仁,也是一个最好选择。
对付那些蛮族人,尤其是西部的那些,谁敢说比文王更有门道?
为大商守卫西大门,就是文王的职分,也是我的初衷。
至于那一念之仁,我在当纣王的时候,就受到了诸多抱怨,说应该当时就一刀砍了文王。
可是你们知道你们是多么的站着说话不腰疼吗?
真要砍,首先我就将你们都砍了!我看你们更该砍。
所以那些大喊砍来砍去的人,都是糊涂至极,那时看来,文王根本就没有反意显露。
而且你们知道吗?我的一念之仁,活了文王;文王的一念之仁,也活了我殷受。
你们以为武王没有杀我是他自己的起意,或者是姜尚的起意?
根本就是不是!武王是要斩草除根的,更别提姜尚那个假仁假义的家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