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压根就没有人可以扶持,可太后手里的势力却是一点不少,但楚离觉得,越是这样平静,越是危险,就像蛰伏的毒蝎,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就蹿出来咬人了。
楚离提到太后,明澜就在回想前世了。
前世太后一直没有作为,太后倒是挺喜欢赵翌的,长公主对赵翌也不错,赵翌是皇长子的诏书昭告天下的时候,太后什么都没说,一直保持沉默状态,实在是奇怪。
难道太后接连痛失爱子,没有了希望,绝了念头,只想保存手里
仅有的势力?
不争不夺,她手里有的,别人也抢不去,这倒是有可能。
第二天,魏国公的奏折就写好了,没有直接呈到御前,而是揣在怀里。
先商议国家大事,等商议完了,有人提起他,魏国公才站出来,当然如果没人提,他是打算能拖一天是一天,现在的朝堂他有些看不懂了,瞬息万变,一个刚出生还没有满月的小奶娃娃,也有了和已经成年的太子还有三皇子争的势力,说出来都觉得荒谬。
可事实就摆在眼前,李贵妃捧他,为他造势。
魏国公正要上前呢,御史台呈了一份奏折递给皇上。
奏折是弹劾魏国公府三老爷的,弹劾他去年替皇上巡视两江三府,收了多少的贿赂,不只是弹劾,而且是证据确凿。
贪墨,是皇上最痛恨和厌恶的,那都是民脂民膏,只要抓到,从来都是重重惩处,以儆效尤。
在立世子这么紧要关头,这么一封弹劾的奏折,这是在搞事情啊。
沈三老爷跪下来说冤枉,证据虽然有,但还待查明属实,否则岂不成冤枉人了。
这事之后,皇上再望着魏国公,魏国公悄悄的换了份奏折,立沈大老爷为世子。
奏折还未盛给皇上,有人站出来了,而且说话之人,让人震惊。
武国公。
太后的娘家兄弟,他帮沈三老爷说话,他道,“一直以来,臣都不参与党政,但沈三老爷才能远在沈大老爷之上,在立继承人的关头,出现这么一封弹劾的奏折,明显有栽赃嫁祸的嫌疑,臣觉得还是等这事查清楚了,再商议不迟。”
武国公说完,有大臣笑道,“武国公这话,我就不赞同了,沈三老爷虽是嫡子,却不是长子,沈大老爷是嫡长子,立世子和查是不是有人栽赃嫁祸沈三老爷这是两码事,岂能混为一谈,难不成魏国公还写了两分请立世子的奏折,已观朝堂动向,再决定立谁为世子?”
显然,魏国公怀里有两份奏折。
但要真问他,他能承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