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策问

作者:九天飞流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反观苏轶昭和孟令溪,则一脸淡然。

可见天之骄子的过人之处,并不仅仅是才华横溢,还得有处事不惊的态度。

掌柜的立刻命人将这些人的墨宝并排放置在一张长桌上,有的学子尚未写完,自觉惭愧,也不好意思拿出来,便主动放弃了。

苏轶昭和孟令溪的文章自然是备受关注,等文章全部放在长桌上时,众人眼中也只看得见那两篇了。

毕竟练得一手好字,十分抓人眼球。一眼就能看到的存在,眼中哪里还能容得下其他?

苏轶昭不由得暗自庆幸,苏文卿对于她习字管得非常严厉,甚至比做文章都要严格。

用苏文卿的话说,见字如见人,这是一个人的颜面。

就算是阅卷官员,一见这般好字也是心情舒畅,要求不免宽松一些。

苏文卿说过做学问也要看天赋,可练得一手好字,除了天赋,还有勤奋。

若是天赋不够,那就更得勤加练习,不可懈怠。

不过苏文卿的原话可不是这般,这都是她从苏文卿的话中悟出来的。

他只说字太丑,懒得看。

刚开始苏轶昭在温阳阁向他请教之时,因为所写的字只能算是中规中矩,苏文卿是连看都懒得看一眼的。

“圣门立教,必先于仁孝之言;圣朝为治,必本于仁孝之道蓋;仁孝之言,备于纪述......”

温纪杰朗声诵读起了苏轶昭的文章,众人立刻禁声,专心听了起来。

这一片文章,洋洋洒洒,大概写了千字,这已经超过了目前大多数考生所学的范畴。

童生试考的是策论,都是时事论题,答案也只需简单回答三百字左右。

而苏轶昭答题,完全是以乡试的标准来的。

用句通俗的话来说,你回答了一个朝纲的题目,但依旧能答出来,且解答地还不错。

这千字文章,让在场的学子都缄默无言。

这还是人吗?今儿被打击地真是够够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