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说情的文官那边,还是勋贵和勋戚这边,王安的名声都臭大街了,至少没有人会和他勾连什么,绝对会对他敬而远之。
最重要的是没有人会因为这件事情对张皇后或朱由校有所不满,最多也就是到太康伯张国纪那里。
其实这是朱由校早就想好了。一个全新衙门的建立,必然会牵扯到无数的利益,也会把无数的人牵扯到里边来,同时也会得罪无数的人。
干这样活的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好下场,所以朱由校选择了这两个人。
王安就是一个天生的背锅侠;至于张皇后的父亲,他的作用更大。
最关键的是王安和张国纪这两个人在很多人之中都比较有好感,所以利用起他们两个人来,更容易让其他人接受。
这一次事实证明朱由校的选择是对的,王安这两人这么快就发挥作用了。
对于自己家皇爷的做法,陈洪也不敢说什么。
这种事情皇爷做了也不是一次了,别说像现在这样,以前在王安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皇爷也没少往他身上扣屎盆子。何况这一次还是王安自己掺和进来的,那么他也就怪不得别人了。
“奴婢马上就去。”陈洪答应了一声之后,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等到陈洪离开之后,朱由校就开始琢磨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人去内务府。
无论是王安,还是张皇后的父亲张国纪,朱由校都没打算让他们真正掌管内务府。
王安这个太监的忠心,朱由校是相信的。可是王安的能力,朱由校不相信。
王安是一个相信东林党的人,可见他的能力有多差了。这样一个人,不可能让他真的来管内务府。真要给自己管黄了怎么办?
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至于张皇后的父亲张国纪,有一点皇后还是没有说错的,她父亲的确没什么才能。
如果真的让王安和张国纪他们去搞,那么内务府就彻底完蛋了。所以朱由校需要一个真正的能办事的人去管理内务府
王安和张国纪这两人在门面上顶着,只是为了得罪人而存在的,也就是为了背锅而存在的。
等到内务府的事情走上了正轨,朱由校是不可能让王安和张国纪他们两个继续待在那里的。
所以剩下这个真正执掌内务府的人,就需要他有才能,而且现在就要埋进去,到时候就能够把内务府顺理成章的接过来。
这个人不能在一开始就得罪太多的人,所以朱由校不能第一时间就让他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