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崔呈秀他们刚刚说的很好,赵秉忠也没想出来。可是余懋衡的话让他坐不住了。
“赵爱卿有何话说?”朱由校看着赵秉忠,笑着问道。
“启禀陛下,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谓者无非是政心合一。如果不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就是祸乱天下之源、朝廷之上党同伐异之始。是以,臣以为应只尊其一。”
朱由校点了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随后沉吟了半晌才说道:“那爱卿以为尊何人?”
“回陛下,臣以为当尊荀子。”
赵秉忠面无表情的说道:“臣相信天下有人人君子,可终究有教化不到的地方,是以应礼法并举。”
“礼乃为人之本,但不是所有人都会遵守,所以臣以为礼乃人之上限,人人都应该去学,人人都可以争取成为圣人的途径,那就是学礼。这也是教化的目的。”
“可是有的人没有办法教化,那么就应该用律法去限制、去惩罚。所以臣以为礼乃是人之上限,应该广宣扬,使人人明礼。”
“而法则为人之下限,如果有人不遵守,那么就要用律法去惩处他。所以臣以为当礼法并举,荀子之说正合适,甚至可为大明国策。”
听着赵秉忠的话,朱由校差一点就想问问他,你是不是穿越过来的?
法律是人的下限,这句话在后世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同时也是这么遵守的。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观点,那就是法无禁止即可为。
这是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只要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不允许你做的,你就可以去做。
而对于政府的官员来说,法无禁止,即不可为;没有法律规定的,就不可以去管。
虽然和赵秉忠说的不一样,但意思却总是如此。
朱由校再看向赵秉忠的时候,眼中全部都是赞赏的神色。
你早就应该站出来,你知不知道?
如果你早站出来,我早就用你了,说不定现在你就入内阁了。
比起黄克缵那个半路出家的人物,赵秉忠实在太合适刑部尚书这个位置。
如果赵秉忠早站出来,那就没有黄克缵什么事了。
朱由校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爱卿们的想法,朕已经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