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发枪研制完成的话,代表着大明的火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除此之外,火炮如果能够刻画膛线的话,那么就代表着能够精准的命中目标,这对火炮威力的提升是很重要的。
另外钢炮的生产也步入正轨了,虽然暂时还不能够做到全钢炮,但是也已经很好了。
钢炮取代铜炮,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铜的可塑性虽然更好,但是产量低造价高。
钢就没有这个缺点,同时钢炮可以做到更轻的重量、更大的口径,这也是钢炮的优势。
所以在听到这两个消息之后,朱由校才会如此兴奋。
“很好,朕明天就去百工院看看。”朱由校笑着说道。
实在是没想到百工院的进度居然如此之快,看来那些人也是用了心用了力的。
不过朱由校也知道,徐光启来和自己说这些,就是在为他们请功。
不过这个功劳是要给的,不能凉了人心。所以明天自己亲自过去一趟,很有必要。
夸奖一下他们,给一些赏赐让他们更有动力,这就是自己这个皇帝该做的事情。
“除了百工院之外,皇庄那边也有结果了。”徐光启再一次说道。
“年初的时候,臣在皇庄那边开辟了田地,开始尝试种新的作物,有的结果比较好,但是有的比较不尽如人意。”
“不过番薯已经有了结果,看长势应该不错,而且也都已经成熟了。臣想着全都给挖出来,然后看看结果怎么样。”
徐光启脸上带着笑容说道:“如果合适的话,明年就可以尝试推广出去了。”
事实上,在种植番薯这件事情之上,徐光启是非常上心的。
原因也很简单,作为一个有见识能做事的官员,他当然知道粮食在这个时代意味着什么。
只有能够吃饱肚子,才能够谈其他的问题。
这一点朱由校也很清楚,于是他笑着说道:“这可真是一件好事情,朕要亲自去看看。”
比起徐光启,朱由校更知道这些粮食代表着什么。
大明越来越不太平,各地的天灾越来越多,同时还夹杂着人祸,这就让百姓的生活更加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