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零章 就这实力,还想造反?

作者:纣胄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一点袁可立很清楚,他非常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所带的这些人的实力,那么就要扬长避短让他们去打顺风仗。

怎么样才能让战局成为顺风呢?

很简单,展现出强大的压迫力,从战争的一开始就取得优势,不让战争陷入焦灼。这样一来,战争就成了顺风仗。

前面那些骑兵虽然不中用,但是却足够唬人。他们冲上去扰乱阵型,让叛军产生畏惧的行为,最主要的是给己方士卒以信心。

看到没有?他们已经被骑兵打得溃败了,我们上去就是捡人头挣钱的。

同时,让张成带着人去冲阵也是一样的道理。张成的手下复仇心切,这些人经历了战阵的残酷,可以说他们已经不畏惧厮杀了,与自己带来的这些援军根本就不是一样的。

如果放在军中来说,张成手下的人已经是老兵了。让他们负责冲阵,自然能够很快打开一个缺口。

这个缺口不需要多大,也不需要对叛军造成多么大的杀伤,主要就是为了给后来人以信心。

看到没?他们太弱了,连毕节城里面的残军都拦不住。

还等什么呀?快跟着冲上去抢人头啊!

一个人头二十两银子,发家致富就在今天了!

砍人头回去买房子、置地、娶婆姨!

所以也从这一刻开始,这场胜负的局势已经彻底奠定了下来。

事实上,袁可立研究过唐代的府兵制,他知道唐代的府兵制其实就是和现在的情况差不多。

为什么唐代的府兵们需要自备盔甲和马匹,一样能够打胜仗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赏赐。一旦打下来,赏赐可是很丰厚的,待遇也非常的好。这也是为什么袁可立给20两银子厚赏的原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不是说说的,而是真实存在的。

“让剩下的人也压上去吧。告诉他们追击二十里。”袁可立看了眼李标,语气平和的吩咐道。

这场战争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了,到了这个时候,是时候该结束了。

李标看向袁可立的目光之中带着浓浓的敬佩。

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不愧是朝廷派来的都堂大人。不说其他的,就是这运筹帷幄的功力,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