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一味的踩低武人的地位,对这个国家也没有什么好处,直接表现就是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这一点很不好。
从对外战争上就能看得出来,战国时候,中央几国多么强大。
随后汉唐都很强,甚至三国依旧很强。
到了宋明,除了开国几代之外,武人的地位被踩的太低了,战斗力也直线下跌。
这样很不好,所以朱由校要提拔武人的地位。
当然了,也不能无限的提拔,老祖宗早就有了总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不可偏废。”
现在的情况就是偏废了,文官的地位太高,武将的地位太低,基层的军户更不用提,以奴隶为主,所以必须要改。
在张维贤的计划里面,这方面有提及。
甚至张维贤觉得参谋处既然是参谋军事的,那么就要以武将为主,所以在他的计划里面,勋贵和勋戚占了很大的比重。
像戚金,虽然不是世袭勋贵,但是他们家也是世袭的将军。
戚继光也是如此,很多募兵制上来的军官,最后也全都加封成了世袭的将军,本质上并没有改变什么。
所以勋贵和勋戚的地位很稳固。这一点是朱由校不想看到的。
要改,只不过不能这么明目张胆的改,要从长计议。
如果参谋处都是武人,文官那边肯定也不同意,到时候很可能会演变成文武之争。这也不是朱由校想看到的。
参谋处要有文官,何况大明有很多文官都很能打,这一点要考虑。
至于说文官会不会看不上参谋处,甚至屁股歪,朱由校一点都不担心。
坐在哪里就要为哪里说话,屁股坐在参谋处这里,是很难干出有损参谋处利益的事情。
因为参谋处的利益就是个人的利益,没有人这么无私伟大。
很快,张维贤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见到朱由校之后,他连忙恭敬的行礼道:“臣张维贤,参见陛下。”
“行了,免礼吧。”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来人,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