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徐光启说道:“只不过有一点臣不太赞同,臣以为还是派出一位朝廷重臣比较合适。现在事情闹得这么大,京城内外的读书人人心惶惶,甚至会影响到官场上的很多官员。”
“在这样的情况下,派出朝廷众臣的效果会更好,也能够彰显朝廷对读书人的重视。所以臣以为,派出礼部尚书沈庭筠更加合适,请陛下明察。”
徐光启把沈庭筠推了出来,这也是硬着头皮要做的事情。
如果让冯从吾去了,后面的事情就不好办了。如果沈庭筠去平息了这件事情,那么他的威望也会很高。如果能从崔呈秀的手里面把这个差事接过来,那就更好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徐光启只能这么做。
听着徐光启的话,朱由校点了点头。显然双方在这件事情上斗上了法。
不过,朱由校不可能任由他们来回斗,这件事情要是让他们这么搞,那岂不是糟糕了?
沉吟了片刻,朱由校说道:“这件事情怕是有内情。”
听到朱由校的话,韩爌三人顿时一愣。
这话是什么意思?陛下难道还有其他的想法?可千万别啊!
此时韩爌三人的心里面都慌了。虽然他们彼此争来斗去的,却不想朱由校搞事情。
作为朱由校的心腹臣子,他们对伺候着的这位陛下自然是很了解的。
陛下对忠心做事的自己人很好,像他们几个就是。可如果真的下起手来,那也是足够的狠。
如果陛下真的要对这些学子做什么,反而会更糟糕。
朱由校没去看韩爌他们几个,继续说道:“这些人居然敢聚集在一起对抗朝廷,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挑唆?是不是有别有用心之人在鼓噪?如果朝廷就如此妥协,会不会有损朝廷的威仪?”
“到时候所有人都认为朝廷可欺负,再因为书院的事情闹腾起来怎么办?书院改革还搞不搞了?今天你提一个意见闹腾一下,明天他提一个意见闹腾一下,那这书院改革到底听谁的?”
“几位爱卿说的都有道理,但这件事情不能够草率行事。”说到这里,朱由校的脸沉了下来。
韩爌三人的心里面咯噔一下子。
完了,陛下这是真的往那方面想了。
这要是陛下不同意自己的意见,反而去把这些士子抓起来,那事情可是真的闹大了。
“陛下,臣以为此事倒是不用担心。”韩爌连忙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