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二 筹备大明海军

作者:纣胄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臣觉得应该早做准备,否则一旦他们相互勾连,很可能重新酿成当年嘉靖年间的东南之变。”

“现如今北疆安稳,辽东的鞑子也岌岌可危,闹不出什么太大的乱子来。臣以为东南之事应该要尽快的提上日程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崔景荣脸上的表情更严肃,直接看着朱由校说道:“臣以为应该建立一支大明的水师。”

“现如今海外不宁,实在是不可小觑。大明应该有一支水师来护卫朝廷,护卫大明!而各地虽然也有水师,可是战法落后、船只矮小,面对外海之倭寇根本就没有一战之力。所以臣请筹备大明水师,用来平定东南!”

看着崔景荣一脸认真的样子,朱由校有些感慨。

大明没有全国性的水师,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属于中央直接统辖的海军,只有各地沿海的军镇自己装备一些船只。

而且朝廷拨付的钱也有限,现在他们装备的那些船还是那种跳板的方底船。

就像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一场战役,俞大猷的儿子俞咨皋和郑枝龙曾经打过一场,只不过被人家打败了,还被扣上了一个不敢打仗、遇敌不前的罪名。

这个时代的人或许不明白,但是朱由校的心里面很清楚,这其实就是一场文武纷争。

俞咨皋不想打那一场战,因为他知道根本就打不赢。他手下的都是什么船?郑芝龙手下的都是什么船?

他如果沿着海岸守卫,或许还有一丝的胜算;和郑芝龙打根本就没戏,死路一条。

可是当时的巡抚要打,结果就败了,那罪名自然就是俞咨皋的。

而且说是俞咨皋畏敌不前,不然何至于打败?然后俞咨高就被处置了。

事实上,海上作战,后面的人已经总结过了,那就是船尖炮利说不定都没有用。

在陆地上还打埋伏、玩计策,但是在海上比的就是谁的船更好、谁的装甲更厚,以及谁的火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除此之外没了。甚至连将士的勇武都不那么重要,只要把炮打得准就行。

在这样的情况下,提什么其他的都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崔景荣提出这个建议,也不是真的觉得东南一定会乱起来。

这摆明了就是夸大其词。崔景荣想要的无非就是朝廷支持他建立一支水师。

有了这个政策之后,兵部的权力就拓展出去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这个兵部尚书的权力也就有了。

朱由校却不准备答应,虽然大明的确需要建立一支海军,是海军,不是水师。但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时候。

朱由校的钱不够,路上的事情还没摆弄明白呢。造船可不是简单的事情,他要人没人、要钱没钱,拿什么造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