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凡笑着点头说。
“哦,于村长,我听说猫儿岭这里有三个小村子,但是只有一所村小,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
见秦凡问起这档子事,于富春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叹气一声。
“秦先生,说起这件事,真叫人悲哀,如果不是小杜老师从她妈妈手中接过教育的旗帜,我们这里的孩子连读书都困难!”
“哦,为什么呀?”
凤凰女问。
于富春苦笑一下。
“这里穷啊,条件太艰苦,没有人愿意来,去一趟县城都要坐车两个多小时。”
秦凡和小文他们都点头。
太穷,太艰苦,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正是因为很穷,很艰苦,以至于连村民都搬走不少。
于富春聊起往事,好像心情变得很纷乱。
他又点燃一支香烟,“唐老师,哦,就是小杜老师的妈妈,原名叫唐红棉。”
“年青时前来支教,那时的条件比现在还艰苦,她菩萨心肠,可怜我们山村的孩子,最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扎根农村。”
“这一待就是三十几年,唐老师与上马村的杜淮山结婚,生下了杜玉珍,也就是现在的小杜老师。”
听到这里,秦凡不禁肃然起敬。
他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个面对四鼠,有些胆怯地杜玉珍。
表面上很柔弱,却可以为了山村孩子,和丈夫一起支撑着乡村教育事业,为了孩子们的明天更是沿街卖唱。
两代人都坚持着乡村教育,仅凭这种坚持,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那杜老师的父母呢?
现在退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