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荀子冷笑两声,连祖先都不敢反对,如何超越祖先?若是不能超越祖先,这样的学派,这样的家族谈何进步?
若是不能进步,即便是再兴盛的家族最后也只会沦为孔子的耻辱,为孔子蒙羞。
“孔穿先生可知孔子为何如此推崇周礼?”荀子继续说道。
“老祖宗曾言,‘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又言‘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老祖宗推崇周礼。”孔穿俯身说道,不是因为尊重荀子,而是因为尊重孔子。
“既然如此,那孔子为何要在周礼的基础上,提出
“仁”?”荀子夹了一片菜叶子放入嘴中,咽下去之后,方才说道。
“仁者,礼之本也。老祖宗曾言,
“仁而不仁,如礼何?仁而不仁,如乐何?”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穿昂首说道。
“错。”荀子大声说道,
“因为周礼相对于夏礼、殷礼而言,最为完善,最为先进,最适合这个时代。因为适合‘今用之。’所以孔子才选择周礼。”
“但是!周礼的先进是八百年前的先进,而不是现在的先进!没有任何一种制度能够先进三百年,五百年……甚至到了八百年以后依然先进。”
“孔子在推崇周礼的过程中,发现了周礼的不足,为了更加符合当时的时代,进行了变革,提出了‘仁’,之后孟子提出了‘义’。但是……社会是不断变化的,孔子的礼放到今天就是落后的。”
“你们这群人口口声声说自己学的是孔孟之道,却连孔孟之道为什么这样都不知道,只能看到表面,死读书,读死书。却看不到儒家不断进步的地方。”
“自己不进步就算了,却还要阻挠别人进步,阻挠别人开辟新的道路。你们和当年那些阻挠孔子,阻挠孟子的人有什么区别?这就是所谓儒家子弟?这就是所谓的孔子后人?孔子如果知道他的后人是你们这样,都会羞红脸。”荀子的话掷地有声,如同晨钟暮鼓在大殿内响起,震得孔穿两耳隆隆作响,眼前发黑。
又输了!面对荀子他就从来没有赢过!
“孔穿先生可知周礼为何规定‘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荀子说道。
“请荀子赐教。”孔穿已经没有和荀子继续争论的想法。
“因为周朝刚刚建立,天下混乱,社会制度急需稳定,百姓急需休养生息。为了减少百姓的负担,避免贵族阶层过分磨削百姓,让百姓能够活下去。因此周公规定每个阶层食不同的食物。”
“同时还规定‘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百姓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贵族也各自得到了利益,因此周礼才得以完全实施下去。”
“但是如今周礼制度早已崩塌,礼乐不存,再强调周礼完全不符合实际。”荀子大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