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老黄仍在眼巴巴的瞧着自己,简川便宽慰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放心吧,是你的跑不掉。行了,回去准备吃早饭吧,今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呢。”
所幸苏茶儿没有因为这插曲而忘记家业,没多久对面宅门复又打开,丫鬟绿柳提着食盒走过来,老者蹲在墙角的老黄颇多惊奇,咋咋呼呼的问:“老黄,听说你很厉害啊,哇,那柳树真是你刺倒的?”
老黄的黄脸尽然红了,一幅乡下泥腿子的模样,连连摆手说自己没那么厉害。
绿柳又打趣了老黄几句,这才对简川说起正经:“我家娘子说了,就算是要上街讨营生,也不可太过寒酸,吩咐你吃得了饭食就去准备两辆车,一辆做人,一辆拉货,至于其他的小物件都由我们来准备。”
还是女子心喜,简川本来还想着半张桌子去就得呢,想想也是,毕竟做的不是引车卖浆累的小买卖,该有的体面还是要有的。故而草草吃了饭,简川就带着老黄往后院干活去了。却没有按照苏茶儿吩咐的那般准备两辆车,而是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只准备了一辆,且还是在昨日完工的那辆马车的基础上改造的。
所以仅用了两个多时辰便完了功,改造完的马车,看似与寻常马车无二,然却内有机关,随着车顶的轴盘转动,便见马车四壁像是来伞般的匀速展开,支撑随之落地,稳固的很,
如此,一个长约三丈宽约两丈的硕大展台便形成了,更巧妙的是,中心中车顶亦有延伸,可做遮阳,四周尚有栏杆,每隔两尺竖一木板,可做贴画之用,看上去,活脱脱的一个戏台。
苏茶儿等人本来还不满简川自作主张,但见了简川展示后,具皆叹为观止,如果说之前尚对简川能造出大驾玉辂存有疑虑,此刻却是确信不疑了,毕竟这般机巧,等闲人何能为之?
于是再不多言,收了机关,三个女眷两个孩子钻进马车,老黄套了马,和简川各坐左右,就这般信誓旦旦的出发了。
苏氏车行占地虽大,却处偏僻的西南角,而越往里走,越是繁华,琳琅满目应接不暇,所幸目的地明确,赶到东角楼时,还未到正午,正是最热闹的时辰。
可看着眼前这锦绣繁华,一行人却犯了难,因为人太多了,街道两旁的小商小贩犬牙交错,连根针都插不进去,又往哪里支摊呢?
这时节,苏茶儿生意人的活络就显现出来了,只见其瞅准了一个地方,便在汴河桥下,信步而去,开始和那里支摊的几个小贩商量,最终付了每人一贯钱,劝走了他们。
很快,一大片空地出现,老黄立马驾车插了进去,而后,简川转动机关,硕大的展台徐徐铺开的过程,可太博人眼球了,大众震惊于机关巧妙之余,有那好事者问:“莫不是要搭台唱戏?嘿,那娘子,这可不是个好地方呦。”
当街叫卖这等事,可不是简川所长,但苏茶儿却是极擅此道,于她们这等人而言,只要有人应声便是好事,参与的人越多,买卖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便听其接话道:“客说的哪里话?唱戏总得有戏服,你哪只眼睛看到我们要唱戏了。我们苏氏车行今日到此,是要卖点新奇玩意,不知诸位可知大驾玉辂。”
苏茶儿的嘴皮子当真是利索,简川觉得她都可以去说书了,便见她话匣子打开滔滔不绝,简川也不再闲着,便坐于正当中,铺开纸,掏出炭笔,就此当街作画。
苏茶儿将大驾玉辂介绍的差不多时,简川的第一幅全景图正好画完,纤毫毕现栩栩如生,可比昨日那用毛笔画的简图好太多了。
老黄接过,绕到台前,贴在了正中一木板上,苏茶儿当即应景道:“诸位请看,这就是大驾玉辂,此辂经我苏氏车行匠人数年苦心钻研,即将面世,客们观之如何?”
“哇,太漂亮了。”
“何止是漂亮啊,没听那娘子说吗,这可是官家用的,哦对了,官家用的,咱老百姓咋能用?”
“你傻啊,没看这是小号的嘛,并未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