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青杨拿着钱的手都在发抖:“这真是卖梨挣得钱?能挣那么多?真是挣了四万啊?”
外面都在传赵青松卖梨挣了四万。
赵青杨还不信,现在自己拿着钱,忍不住唏嘘,他也是万元户了!
别看他跟何杏一直在忙活县城里的小饭馆,这几年家里有两个儿子要读书,就没攒下多少钱。
赵青松种梨邀请他合伙的时候,他当时也是把手上能拿的钱都拿了,后续的几年,梨树要维护施肥请人工,他前前后后一共拿了差不多五六千块钱。
这第一年收成卖果,他就能分到一万多!
赵青杨忽然不放心地问:“你把成本都扣出来没有?这些年,我其实也没拿多少钱,主要还是你贴的钱,你可不要把赚的钱都给了我,那可不行!”
赵青松笑了一下:“放心吧,请兄弟明算账,不会亏你的,也不会亏我的,我也是有家要养的,不会把赚的都给你,不过,哥,我给你透个底,我卖的梨,比他们想的要多两分钱,给你的一万,是扣完了这些年的成本,且预留了来年的肥料和人工费,这是账本儿,你看一下。”
“我不看了,我相信你,再说了,这账本我也看不懂,知道你不会亏我的就行了。”
赵青松笑了笑,还是教了他怎么看账本,从怎么种梨,赵青松学到的,领悟到的,都会告诉赵青杨,现在自然也会告诉他。
-
“松哥。”
这天宋小山来找赵青松。
赵青松的果子拉出去时,找了好几个拉货的,全是拖拉机的,宋小山也来帮忙,当然不是开着猪场的拖拉机。
开的赵青松这边的。
赵青松自己也搞了一台拖拉机,平时时间不赶的话,他自己也会开,自行车他起不了吗,但是这种拖拉机,他开的慢点儿就没事儿。
主要是买来拉肥料的,雪花梨收成的时候,宋小山忙完猪场的活儿,就来帮赵青松干。
看到赵青松种的梨长得那么好,宋小山有点儿后悔当初没跟赵青松一起种。
但让他再来一次,他估计也不会选择种梨,因为他没有那么多的钱。
现在他手头有点儿,也听到了外面传闻赵青松卖梨挣了四万的事情。
他心思立马活络起来,收拾收拾,就来找赵青松,当然也不是上来求证赵青松是不是真的赚了四万块。